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治科专利>正文

伸展夹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5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展夹手,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分别具有固定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具有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夹手机体、扳机和操作手柄,第一、第二簧片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一、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夹手机体的一端机体上,夹手机体的另一端机体与操作手柄固定连接,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套置于夹手机体内,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操作手柄上的扳机相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手,尤其是一种伸展夹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镊子或食品夹等夹手具有弹性夹臂,可夹持一般物件。但就其功能来说,现有的夹手通常较短,无法夹持较远的物件,相应不能用其拾取远处失落的物体,若为了夹持远处物件而将夹手做得较长,则会让用户感到不便于将力量运用到夹手的前端,且太长的夹手也不便携带,给用户带来麻烦。因此,为了便于用户夹持远处的物体,有必要对现有的夹手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夹手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既能够夹持较远物件,又能够将力量运用到夹手前端,且便于户携带的伸展夹手。本技术的伸展夹手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分别具有固定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具有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夹手机体、扳机和操作手柄,所述扳机设置在操作手柄上,所述第一簧片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和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夹手机体的一端机体上,所述夹手机体的另一端机体与操作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套置于夹手机体内,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上的扳机相连接。在使用本技术的伸展夹手时,可以扣动扳机,拉动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把拉力传递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使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沿夹手机体轴线向操作手柄一端移动,此时,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受力变形,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克服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张力而合拢,从而实现夹持。若放开扳机,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就会在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复位,呈张开状态,放下被夹持物。在本技术中,上述夹手机体及手柄的外形可以任意采取各种美观、适用的形状。该夹手机体可以由单段的机体构成,也可采用多段组合的形式。同时,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内可以仅设置一段传动杆,但也可以采取多段(二段或二段以上)传动杆相串接的形式。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来说,由于采用了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将扳机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从而使扣动扳机的力量转化为第一、第二弹性夹臂夹持端的夹持力,在此情形下,即使为了夹持较远物体而将夹手机体做得较长,也能够让使用者轻松地进行操作,有效地将力量运用到夹手的前端。另外,采用传动杆作为扳机与第一、第二弹性夹臂之间的传动机构之后,不但能够有效地传递扳机的力量,而且便于对本技术的方案作更进一步的优化,即让夹手机体由多段(至少两段)轴线叠合的机体段构成,同时,让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亦由至少两段传动杆构成,这样,本技术的夹手就可以做成多段收叠的形式,既可以在需要夹取较远物体时将其伸展得更长,又能够在不使用时将其收短,使之既便于夹取较远的物体,又便于收藏及携带。具体来说,这种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让夹手机体由至少两段轴线叠合的机体段构成,让相邻机体段之间相互内外套叠,在夹手机体上设置控制相邻机体段相对轴向滑动的锁定结构,这就可以让夹手机体成为可以伸缩并适时定位的可伸缩式夹手机体,同时,让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由至少两段传动杆构成,各传动杆的轴线相互平行,各相邻传动杆之间滑动配合,在相邻传动杆之间设置联动结构,从而使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能够随着夹手机体的伸缩而伸缩,且能够在伸展或收缩之后,仍然能够实现扳机的运动传递到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的功能。在上述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中,夹手机体由至少两段轴线叠合的机体段构成,也就是说,除可设置两条机体段之外,还可设置三条或更多数量的机体段,同理,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由至少两段传动杆构成,但它也可以由三条或更多数量的传动杆构成。各传动杆之间可以采用相互内、外套叠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上、下或左、右叠合的结构。在相邻传动杆内、外套叠的情况下,各传动杆的轴线呈相互叠合的状态(可视为轴线平行的特殊形式)。此外,上述相邻传动杆之间设置的联动结构可以是钩挂结构,也可以是锁定结构或类似结构,如带有齿轮或齿条等传动部件的联动结构。在使用这种机体能够伸缩的伸展夹手时,可以先让夹手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且使夹手机体上的锁定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控制相邻机体段相对轴向滑动),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在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张力作用下呈现张开状态,此时扣动扳机,就可拉动由多段传动杆构成的传动机构,把拉力传递到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让第一、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合拢,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夹持。不用夹手时,则可将夹手机体上的锁定结构开启,让夹手机体和多段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收拢,从而便于携带和收藏。对这种机体能够伸缩的伸展夹手而言,它还可作如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夹手机体上设置控制相邻传动杆相对轴向滑动的锁定结构,以灵活控制传动件的总体长度(即各传动杆的总体连接长度)。有此改进之后,就可以使本装置在半收缩状态下实现对物体的夹持。所设置的传动杆锁定结构可以是锁定螺钉、锁定卡子或类似结构。另外,对于本技术的基本技术方案和作了上述优化处理的技术方案(即机体能够伸缩的伸展夹手)而言,均还可作如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控制扳机活动的扳机锁定结构,以便在必要时锁定扳机(在已夹持住物体的情况下),进而便于提取并移动被夹持物。所设置的扳机锁定结构可以是锁定螺钉或弹性摩擦片等类似结构。在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设置弹性软垫,以增加夹持的灵活性和稳固性。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伸展夹手的结构更为科学,它不但能够夹持较远的物件,而且不致让用户感到过于费力,同时,当对其更进一步优化时,还能够任意伸展及收缩,从而既便于用户使用,又便于用户携带和收藏。本技术夹手的伸展功能可以通过加长单根传动杆的长度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设置多段传动杆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本技术的伸展夹手具有结构多变,实用性强的特点,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伸展夹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中伸展夹手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图6中夹手机体部分的伸展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C——C剖面放大图。图9是实施例3中伸展夹手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D——D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E——E剖面放大图。图13是图11中夹手机体部分的全伸展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中夹手机体部分的半伸展状态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2的F——F剖面放大图。图16是图12的G——G剖面放大图。图17是图12的H——H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伸展夹手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夹臂1和第二弹性夹臂2,所述第一弹性夹臂1具有固定连接端3和自由端4,所述第二弹性夹臂2具有固定连接端13和自由端14,所述第一弹性夹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展夹手,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分别具有固定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具有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夹手机体、扳机和操作手柄,所述扳机设置在操作手柄上,所述第一簧片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和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夹手机体的一端机体上,所述夹手机体的另一端机体与操作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套置于夹手机体内,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上的扳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展夹手,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分别具有固定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相互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具有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夹手机体、扳机和操作手柄,所述扳机设置在操作手柄上,所述第一簧片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与第二弹性夹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和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夹手机体的一端机体上,所述夹手机体的另一端机体与操作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套置于夹手机体内,所述传动杆形式的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臂和第二弹性夹臂的固定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治科
申请(专利权)人:金治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