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53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包括涤纶编织层,涤纶编织层的上端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包括多个弹力橡筋线,多个弹力橡筋线均呈交叉状分布,弹力橡筋线的直径为3mm‑5mm,耐磨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防火层,涤纶编织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防火层;使用涤纶编织层作为整体布料的基层,通过设置多个弹力橡筋线交叉状分布在涤纶编织层的上面,增加了整体面料的弹性,可在面料表面受到外物挤压与摩擦时向外反弹,减少外物对涤纶编织层的压力,当外防火层磨损后,耐磨层暴露并阻挡外物对涤纶编织层的磨损,从而提高整体面料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涤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涤纶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面料为一种聚酯纤维面料,涤纶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阻燃涤纶因具有永久阻燃性,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根据阻燃防护服国家标准规定,冶金、林业、化工、石油、消防等部门应使用阻燃防护服。中国应使用阻燃防护服的人数在百万以上,阻燃防护服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纯阻燃涤纶外,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阻燃、防水、拒油、抗静电等多功能系列产品。消防员穿着阻燃涤纶面料在进行火灾救援过程中,需要快速进入危险环境中,因此常常对衣物造成较严重的磨损,阻燃衣物磨损后火苗容易对穿着者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具有良好阻燃特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包括涤纶编织层,所述涤纶编织层的上端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多个弹力橡筋线,多个所述弹力橡筋线均呈交叉状分布,所述弹力橡筋线的直径为3mm-5mm,所述耐磨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防火层,所述涤纶编织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防火层。为了达到双层防火的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涤纶面料优选的,所述外防火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所述内防火层的材质为阻燃胶涂层。为了增加涤纶编织层的致密度,作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涤纶面料优选的,所述涤纶编织层的织物密度为30*30以上。为了增加涤纶编织层织线的耐磨性,作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涤纶面料优选的,所述涤纶编织层的编织纤维线芯为九头单丝涤纶纤维绞合丝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耐磨涤纶面料,通过设置多个弹力橡筋线交叉状分布在涤纶编织层的上面,增加了整体面料的弹性,可在面料表面受到外物挤压与摩擦时向外反弹,减少外物对涤纶编织层的压力,当外防火层磨损后,耐磨层暴露并阻挡外物对涤纶编织层的磨损,从而提高整体面料的耐磨性。2、该种耐磨涤纶面料,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外防火层具有较佳的防火、阻燃和耐高温特性,但其质感穿着在皮肤表面舒适度较低,因此在面料内部设置内防火层,阻燃胶层设置在涤纶编织层表面,可在提高防火棉料舒适度的同时达到双层防火阻燃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耐磨层结构图。图中,1、涤纶编织层;2、耐磨层;201、弹力橡筋线;3、外防火层;4、内防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包括涤纶编织层1,涤纶编织层1的上端面设置有耐磨层2,耐磨层2包括多个弹力橡筋线201,多个弹力橡筋线201均呈交叉状分布,弹力橡筋线201的直径为3mm-5mm,耐磨层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防火层3,涤纶编织层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防火层4。本实施例中:使用涤纶编织层1作为整体布料的基层,通过设置多个弹力橡筋线201交叉状分布在涤纶编织层1的上面,增加了整体面料的弹性,可在面料表面受到外物挤压与摩擦时向外反弹,减少外物对涤纶编织层1的压力,当外防火层3磨损后,耐磨层暴露并阻挡外物对涤纶编织层1的磨损,从而提高整体面料的耐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防火层3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内防火层4的材质为阻燃胶涂层。本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布制成的外防火层3具有较佳的防火、阻燃和耐高温特性,但其质感穿着在皮肤表面舒适度较低,因此在面料内部设置内防火层4,阻燃胶层设置在涤纶编织层1表面,可在提高防火棉料舒适度的同时达到双层防火阻燃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涤纶编织层1的织物密度为30*30以上。本实施例中:织物公制密度,是指在10厘米宽度内经纱或纬纱的根数,通过设置涤纶编织层1的织物密度为30*30以上,进而增大涤纶编织层1的致密性,使其达到编织紧密、承受重力拉力强度大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涤纶编织层1的编织纤维线芯为九头单丝涤纶纤维绞合丝芯。本实施例中:九头单丝涤纶纤维绞合丝芯制成的线芯,可通过原材料提高涤纶编织层1原材料的韧性与耐磨性,从而提高整体涤纶面料的耐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设置多个弹力橡筋线201交叉状分布在涤纶编织层1的上面,可在面料表面受到外物挤压与摩擦时向外反弹,减少外物对涤纶编织层1的压力,当外防火层3磨损后,耐磨层暴露并阻挡外物对涤纶编织层1的磨损,外防火层3和内防火层4可达到双层防火阻燃的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包括涤纶编织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编织层(1)的上端面设置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包括多个弹力橡筋线(201),多个所述弹力橡筋线(201)均呈交叉状分布,所述弹力橡筋线(201)的直径为3mm-5mm,所述耐磨层(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防火层(3),所述涤纶编织层(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防火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涤纶面料,包括涤纶编织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编织层(1)的上端面设置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包括多个弹力橡筋线(201),多个所述弹力橡筋线(201)均呈交叉状分布,所述弹力橡筋线(201)的直径为3mm-5mm,所述耐磨层(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防火层(3),所述涤纶编织层(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内防火层(4)。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仁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秀洲新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