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篷布折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篷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大量应用,其市场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加工完成。首先市场上的常见成品,其长宽尺寸与原料篷布有较大的差距。通常长度方向由原料篷布长度方向切断即可得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尺寸,然而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原料篷布差距较大,往往需要原料篷布拼接热合才能得到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现阶段,原料篷布长度方向的拼接热合已经由成熟的加工过技术顺利完成。然而热合后的大幅篷布在宽度方向切割以后,面对新的切割界面仍然需要折边、加线、热合、切断等和长度方向同样的工序。此后的工序只能由工人在单体热合机上完成,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人工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以至少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1);/n折边加线单元(2)和热合单元(3),所述折边加线单元(2)和热合单元(3)沿篷布运行方向依次安装于架体(1)上;/n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所述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沿篷布运行方向依次安装于架体(1)上,且所述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位于热合单元(3)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
折边加线单元(2)和热合单元(3),所述折边加线单元(2)和热合单元(3)沿篷布运行方向依次安装于架体(1)上;
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所述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沿篷布运行方向依次安装于架体(1)上,且所述压轮单元(4)、切割单元(5)位于热合单元(3)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下立柱(101)、组装平台(102)、上立柱(103)、L支架(104)、支架横梁(105)、下横梁(106),所述下立柱(101)设于所述组装平台(102)下端,所述下横梁(106)安装于相邻的下立柱(101)之间,所述上立柱(103)安装于组装平台(102)上端,所述L支架(104)和支架横梁(105)集成安装于上立柱(103)上,所述热合单元(3)安装于支架横梁(105)上,所述折边加线单元(2)安装于组装平台(102)上端,所述切割单元(5)安装于组装平台(102)上端,并与支架横梁(105)连接,所述压轮单元(4)安装于支架横梁(1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加线单元(2)包括:上平板(201)、下平板(202)、固定板(203)、动折板(204)、第一气缸(205)、定位座(206)、入线管(207)、限位板(208),所述上平板(201)安装于所述L支架(104)上,所述下平板(202)位于所述上平板(201)下方且与所述组装平台(10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03)和动折板(204)并排位于所述下平板(202)的外端,所述动折板(204)通过转轴与下平板(202)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扭臂与下平板(202)连接,所述扭簧另一扭臂与动折板(20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05)通过定位座(206)安装于组装平台(102)上端,且所述第一气缸(205)输出端与动折板(204)连接,所述入线管(207)安装于所述上平板(201)上端且延伸至所述动折板(204)内端,所述限位板(208)设于所述动折板(204)内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篷布折边埋线热合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单元(3)包括:风机支座(301)、风机(302)、导风管(303)、热合喷头(304)、支撑板(305)、上支撑杆(306)、下支撑杆(307)、第二气缸(308)、热合摇杆(309)、金属紧固套(310),所述风机支座(30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横梁(105)上,所述风机(302)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支座(301)上,所述导风管(303)一端与所述风机(302)连接,所述导风管(303)另一端与所述热合喷头(304)连接,所述支撑板(305)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横梁(105)上,所述上支撑杆(306)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05)上部,所述下支撑杆(307)固定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玉杰,杜立军,王宗伟,李胜彬,刘洪涛,杜理政,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兰山区鲁润蓬布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