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的接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46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的接收模块,使用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收费系统)中,由I、Q混频器、中频预放大器、绝对值检波电路、加法处理电路实现。混频器提供两路输出信号,两路信号相位相差90度,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中频预放大器放大后,交由绝对值电路取绝对值,最后经由加法处理电路输出。由于其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避免了ETC收费系统在车速过快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导致单独的5.8G信号混频输出无法进行有效检波的情况的出现,保证了信号传输的质量,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误码产生的概率,提高了ETC收费系统测量收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以下简称ETC收费系统)中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的接收模块
技术介绍
在ETC收费系统中,接收模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ETC收费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射频电子标签(RFID)为主体的ETC收费系统在收费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车速做出及时准确的收费。普通的接收模块就是一混频电路,其输出的信号在车速过快时会受到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导致信号的丢失和误码的产生,可能导致反应过慢或收费错误。如图1所示的信号是在理想情况下,5.8G的调制信号再经过5.8G信号的混频后输出的信号,与初始BPSK信号相比,并未产生误码。但是,收费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遇到收费时经过的车速过快的问题,车速过快,就会导致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的产生就会带来混频输出的信号失真,如图2所示。很明显,如此得来的信号与初始输入的BPSK信号相比,有很大的误差,将这样的信号检波后输出,就会导致数据的错误,使得收费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要针对此种情况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的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多普勒频率抑制功能的接收模块,使用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I、Q混频器、两信号调理电路以及一加法处理电路;所述的两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I、Q混频器的I、Q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两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加法处理电路加法驱动输入端连接;所述的I、Q混频器提供两路相位相差90度输出信号,该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两信号调理电路调整后,最后经由加法处理电路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群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