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34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向云台,所述转向云台上端设置有腰轴,所述腰轴上端固定连接有主臂,所述主臂上端设置有肩轴,所述肩轴远离主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臂,所述大臂远离肩轴的一端设置有肘轴,所述肘轴远离大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臂,所述小臂远离肘轴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上设置有防掉组件,且防掉组件位于夹持组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来夹持工件,通过设置辅助组件来加固夹持组件的夹持,特别是辅助夹块组件夹持带弧形的工件,通过设置防掉组件避免工件脱落而损坏,夹持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涉及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生活上,科技日新月益的进展之下,机械人手臂与有人类的手臂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度与耐力度,也就是机械手的最大优势可以重复的做同一动作在机械正常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觉得累,机械手臂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作业的准确性和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工业机械手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现有的机械手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机械手中夹持执行机构在使用时容易发生脱落现象,夹持不牢靠,夹持效果不好;2、现有的机械手中没有设置防掉落的措施,工件在发生脱落时容易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不实用;3、现有的机械手在夹持带弧形的工件时需要更换弧形夹块,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达到提高一定的缓冲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向云台,所述转向云台上端设置有腰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向云台(2),所述转向云台(2)上端设置有腰轴(3),所述腰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主臂(4),所述主臂(4)上端设置有肩轴(5),所述肩轴(5)远离主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臂(6),所述大臂(6)远离肩轴(5)的一端设置有肘轴(7),所述肘轴(7)远离大臂(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臂(8),所述小臂(8)远离肘轴(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组件(9),所述夹持组件(9)上设置有防掉组件(10),且防掉组件(10)位于夹持组件(9)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向云台(2),所述转向云台(2)上端设置有腰轴(3),所述腰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主臂(4),所述主臂(4)上端设置有肩轴(5),所述肩轴(5)远离主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臂(6),所述大臂(6)远离肩轴(5)的一端设置有肘轴(7),所述肘轴(7)远离大臂(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臂(8),所述小臂(8)远离肘轴(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组件(9),所述夹持组件(9)上设置有防掉组件(10),且防掉组件(10)位于夹持组件(9)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9)包括固定块(92),所述固定块(92)右端开有旋转槽(93),所述固定块(92)上端设置有主电机(91),且主电机(91)输出端贯穿旋转槽(93)上槽壁并延伸至旋转槽(93)内,所述主电机(91)上端与小臂(8)远离肘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槽(93)内上下交错设置有两个夹块(94),两个所述夹块(9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辅助组件(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脱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9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轴柱(911),且双向轴柱(911)下端通过轴承与旋转槽(93)下槽壁活动连接,所述夹块(94)由夹持块(941)和旋转块(942)组成,所述旋转块(942)上端开有和双向轴柱(911)相匹配的螺孔(9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普瑞赛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