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317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它包括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机芯,所述红外机芯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所述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所述物镜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OLED显示器、控制板,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升夜间观察的探测能力,能提高人眼对目标的反应速度、对伪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
技术介绍
微光瞄准镜在夜间的观瞄效果好,且产品配装范围最为广泛,对于特种作战,往往要经过雨林、湿地等环境,也时常遭遇雨、雪、雾、霾等天气,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微光系统还是红外热成像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微光夜视在照度较低的条件下,探测有迷彩伪装目标的能力大大下降,另外对于黑暗的房屋及山洞、隧道等环境几乎丧失观察能力,红外热成像产品在雨中、雨后、雪天等天气,探测能力弱,甚至会失去探测能力。目前一般采用微光、红外融合系统技术解决此类问题,但融合类产品价格昂贵,因此,现阶段可以采用一种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的配套产品,来提升微光类武器系统的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微光瞄准镜在恶劣环境下成像不清晰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通过合理设置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可以提升夜间观察的探测能力,而且提高人眼对目标的反应速度、对伪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机芯,所述红外机芯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所述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所述物镜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OLED显示器、控制板,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优选的,所述红外组件还包括调焦手轮、导向螺钉,所述调焦手轮、导向螺钉均安装在前壳体上。优选的,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红外压圈、第二红外压圈、红外隔圈,所述前壳体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前壳体的内部两个凹槽之间依次安装第一红外透镜、红外隔圈、第二红外透镜、第一红外压圈、第三红外透镜、第二红外压圈,所述第二红外压圈、第三红外透镜均位于凹槽内。优选的,所述OLED显示器、控制板均通过螺丝安装在后壳体表面,所述OLED显示器与红外机芯之间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CR2供电电池,所述CR2供电电池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可拆卸连接在后壳体上,所述CR2供电电池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电弹簧与限位块,所述导电弹簧位于限位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CR2供电电池的一端通过导线与OLED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为导电材料,所述CR2供电电池的另一端通过导电弹簧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OLED显示器与控制板之间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棱镜连接座,所述棱镜连接座的表面靠近直角反射棱镜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玻璃,所述直角反射棱镜的一端安装有棱镜座,所述棱镜座与直角反射棱镜之间连接有棱镜压圈,所述棱镜座固定在棱镜连接座的内部,所述OLED显示器位于保护玻璃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锁紧圈,所述锁紧圈的定位面与后壳体通过销轴固定,所述锁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紧固螺钉。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机芯,所述红外机芯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所述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所述物镜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OLED显示器、控制板,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将锁紧圈套在微光瞄准镜的前端,拧紧紧固螺钉可以将锁紧圈固定,从而可以将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固定在微光瞄准镜上,外部景物通过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由红外机芯接收,红外机芯对接收的图像处理后传输至OLED显示器进行显示,OLED显示器显示的目标图像经过直角反射棱镜投影在目镜上,微光瞄准镜的图像也投射在目镜上,通过光学叠加,实现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微光瞄准镜上,增加红外系统探测系统,将两个探测器得到的图像通过光学融合得到新的图像,在不影响微光瞄准镜原有性能和瞄准精度的前提下,不仅提升夜间观察的探测能力,而且提高人眼对目标的反应速度、对伪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的红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的机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的投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外组件;101、第一红外透镜;102、第二红外透镜;103、第三红外透镜;104、物镜筒;105、第一红外压圈;106、调焦手轮;107、第二红外压圈;108、红外隔圈;109、导向螺钉;110、前壳体;111、红外机芯;2、机身组件;201、后壳体;202、显示组件;20201、OLED显示器;20202、控制板;203、供电组件;20301、电池盖;20302、CR2供电电池;20303、导电弹簧;20304、限位块;3、投影组件;301、直角反射棱镜;302、保护玻璃;303、棱镜座;304、棱镜压圈;305、棱镜连接座;4、夹持组件;401、锁紧圈;402、紧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1、机身组件2、投影组件3、夹持组件4,其特征在于,红外组件1包括红外机芯111,红外机芯111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110,11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104,物镜筒10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101、第二红外透镜102、第三红外透镜103,机身组件2包括后壳体201,后壳体20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202,显示组件202包括OLED显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1)、机身组件(2)、投影组件(3)、夹持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1)包括红外机芯(111),所述红外机芯(111)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110),所述(11)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104),所述物镜筒(10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101)、第二红外透镜(102)、第三红外透镜(103),所述机身组件(2)包括后壳体(201),所述后壳体(20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202),所述显示组件(202)包括OLED显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所述后壳体(20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203),所述投影组件(3)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20201)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1)、机身组件(2)、投影组件(3)、夹持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1)包括红外机芯(111),所述红外机芯(111)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110),所述(11)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104),所述物镜筒(10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101)、第二红外透镜(102)、第三红外透镜(103),所述机身组件(2)包括后壳体(201),所述后壳体(20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202),所述显示组件(202)包括OLED显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所述后壳体(20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203),所述投影组件(3)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20201)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1)还包括调焦手轮(106)、导向螺钉(109),所述调焦手轮(106)、导向螺钉(109)均安装在前壳体(1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0)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红外压圈(105)、第二红外压圈(107)、红外隔圈(108),所述前壳体(110)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前壳体(110)的内部两个凹槽之间依次安装第一红外透镜(101)、红外隔圈(108)、第二红外透镜(102)、第一红外压圈(105)、第三红外透镜(103)、第二红外压圈(107),所述第二红外压圈(107)、第三红外透镜(103)均位于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器(20201)、控制板(20202)均通过螺丝安装在后壳体(201)表面,所述O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微于腾飞蔡珂珺沙怡中周智慧张平司振龙徐爱东李业勋朱家乙张耀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