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17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识别解析请求包括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从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将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目标解析线程解析目标监控视频。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单个监控视频片段同时进行解析线程的有效复用,可同时对多种可能存在的事件进行解析判定,进而有效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性能,为监控人员提供了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
技术介绍
随着视频监控
的发展,以“前端监控摄像头-后端监控服务器”为主的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主流。现有技术中,对于视频监控通常使用以下两种模式:1.由后端监控服务器的工作人员对前端监控摄像头得到的视频流图像进行人工分析;2.由后端监控服务器中的人工智能系统对前端监控摄像头得到的视频流图像进行模式识别,得到可疑对象并警示工作人员。然而上述两种技术中未考虑监控系统本身的运行能力,通常需要实时使用全性能对视频流进行解析,不利于监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缺乏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针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所述识别解析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从所述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将所述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述目标解析线程解析所述目标监控视频,以确定所述目标监控视频是否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事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频监控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所述识别解析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线程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线程线程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从所述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切换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解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述目标解析线程解析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意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的视频监控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网络接口,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网络接口以及所述处理器之间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网络接口用于与至少一个视频监控端通信连接,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意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的视频监控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个方面,本申请通过预先构建解析线程组,在接收到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时,可以直接选取该与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处于可用状态的目标解析线程来进行目标监控视频的解析,可以对单个监控视频片段同时进行解析线程的有效复用,可同时对多种可能存在的事件进行解析判定,且对于未识别到的事件类型,则并不触发对应的解析线程,节约了系统运行资源,进而有效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性能,同时也为监控人员提供了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的视频监控方法的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10的交互示意图。视频监控系统10可以包括云服务器100以及与所述云服务器100通信连接的视频监控端200。图1所示的视频监控系统10仅为一种可行的示例,在其它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视频监控系统10也可以仅包括图1所示组成部分的其中一部分或者还可以包括其它的组成部分。本实施例中,视频监控端200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或增强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电器设备的控制设备、智能监控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摄像机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鞋带、智能玻璃、智能头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游戏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玻璃、虚拟现实贴片、增强现实头盔、增强现实玻璃、或增强现实贴片等,或其任意组合。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各种虚拟现实产品等。本实施例中,视频监控系统10中的云服务器100和视频监控端200可以通过配合执行以下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视频监控方法,具体云服务器100和视频监控端200的执行步骤部分可以参照以下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方法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云服务器100执行,下面对该视频监控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步骤S110,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所述识别解析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步骤S120,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步骤S130,从所述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步骤S140,将所述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步骤S150,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述目标解析线程解析所述目标监控视频,以确定所述目标监控视频是否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事件。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010,生成固定数量的解析线程组,所述固定数量表征所述解析线程组内容纳解析线程的最大值;步骤S020,确定可同时用线程量,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小于等于所述固定数量;步骤S030,在所述解析线程组里,创建等同于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的可用状态的解析线程,得到所述解析线程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S020还包括:步骤S021,确定预设的目标事件的事件类型;步骤S022,当所述事件类型包括至少两种事件类型时,确定每个事件类型的目标事件数量;步骤S023,根据所述每个事件类型的目标事件数量,设置所述每个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所述识别解析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n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n从所述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n将所述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n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述目标解析线程解析所述目标监控视频,以确定所述目标监控视频是否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监控视频的识别解析请求,所述识别解析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监控视频的目标事件类型;
从预先构建的解析线程组里确定处于可用状态的候选解析线程;
从所述候选解析线程中选取与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解析线程;
将所述目标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状态;
利用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所述目标解析线程解析所述目标监控视频,以确定所述目标监控视频是否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类型对应的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固定数量的解析线程组,所述固定数量表征所述解析线程组内容纳解析线程的最大值;
确定可同时用线程量,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小于等于所述固定数量;
在所述解析线程组里,创建等同于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的可用状态的解析线程,得到所述解析线程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同时用线程量包括:
确定预设的目标事件的事件类型;
当所述事件类型包括至少两种事件类型时,确定每个事件类型的目标事件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事件类型的目标事件数量,设置所述每个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
将所述至少两种的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之和,作为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目标事件升级指令,确定升级的目标事件的升级事件类型;
当所述解析线程组里不存在与所述升级事件类型相匹配的可用状态的解析线程时,根据所述固定数量和所述可同时用线程量确定所述升级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
创建与所述升级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的解析线程;
将所述升级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的解析线程的状态设置为可用状态;
基于处于可用状态的所述升级事件类型对应的解析线程数量的解析线程,升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知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