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08 阅读:7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电饭煲,主要由盒盖、密封圈、菜盒、盒体、不锈钢胆、加热体、支撑件、底托、插头、导线及保温材料构成,保温桶的内胆底部设有一组电热陶瓷元件并联在一起,其正、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相接,加热体与支撑件由螺丝固定,插头内设有保险丝,底托上还装有二极管,电阻R与二极管串联。这种车用电饭煲,不仅升温快,而且自动恒温,无明火,寿命长,省电,高效且安全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电饭煲,利用车内发电机发的电作为加热源,采用保温桶及电热陶瓷等电热元件作为加热体组成的车用电饭煲,适合司机,特别是野外作业司机使用。目前,家庭用电热杯、电水壶、电饭煲等电器都是利用电阻丝或电磁元件作为加热体,电压均为交流220V,安全性差,且不适于车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电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于车用的电饭煲,利用汽车内发电机发出的电(或电瓶电)作为加热源,用保温桶及电热陶瓷等电热元件作为加热体组成的车用电饭煲,不仅升温快,自动恒温,且安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用电饭煲主要由盒盖、密封圈、菜盒、盒体、不锈钢胆、加热体、支撑件、底托、插头、导线及保温材料构成,保温桶的内胆底部设有一组电热陶瓷元件并联在一起,其正、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相接,加热体与支撑件由螺丝固定,插头内设有保险丝,底托上还装有二极管,电阻R与二极管串联。本技术的优点是这种车用电饭煲,不仅升温快,自动恒温,无明火,寿命长,省电,高效且安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图1中1-盒盖、2-密封圈、3-菜盒、4-盒体、5-不锈钢胆、6-加热体、7-支撑件、8-底托、9-方形插头、10-导线、11-插头、12-保温材料。图2中RD为保险,电流为15A;R为电阻,电阻为600Ω;DL为发光二极管;PTC为电热陶瓷元件,型号为MV9;图中电阻R与发光二极管串联,六个PTC元件并联使用。本技术是借助普通保温桶来完成的,车用电饭煲主要由盒盖1、密封圈2、菜盒3、盒体4、不锈钢胆5、加热体6、支撑件7、底托8、方插头9、导线10及保温材料12构成,保温桶的内胆底部由至少四个电热陶瓷元件并联在一起,构成加热体6,其正、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相接,加热体6与支撑件7由螺丝固定,方插头9内设有保险丝,用于保护加热体6,底托8上还装有二极管,电阻R与二极管串联,作为通电显示用。当使用电饭煲时,将插头插入汽车点烟器座上即可与电源相接,通电后加热体6自动升温,当加热体温度达到180±5℃时,加热体可自动恒温、保温。使用电压直流12/24V工作时间烧水500m1需25/20in;焖饭0.25公斤需30in,功率140/200W。本技术最好在开车时使用,以免过多消耗电瓶;加热完毕,倒出水或食物前,应先拔掉插头,以免内桶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饭煲,主要由盒盖、密封圈、菜盒、盒体、不锈钢胆、加热体、支撑件、底托、插头、导线及保温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保温桶的内胆底部设有一组电热陶瓷元件并联在一起,其正、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相接,加热体与支撑件由螺丝固定,插头内设有保险丝,底托上还装有二极管,电阻R与二极管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加热体由至少4个电热陶瓷元件并联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电饭煲,主要由盒盖、密封圈、菜盒、盒体、不锈钢胆、加热体、支撑件、底托、插头、导线及保温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保温桶的内胆底部设有一组电热陶瓷元件并联在一起,其正、负极通过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鹏正徐晓东赵贵军李卫权姜德董庆华杨宝成于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