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05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二倍频晶体、合束镜、光参量放大晶体、四倍频晶体以及和频晶体。首先利用二倍频晶体将基频光进行倍频产生二次谐波,然后利用一部分二次谐波在光参量放大晶体中对信号光进行放大,同时产生闲置光。随后剩余部分二次谐波经四倍频晶体产生四次谐波,然后在和频晶体中将四次谐波与产生的闲置光进行和频,最终获得非整数次谐波的高能深紫外激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光学谐波转换与光参量放大,通过光参量放大产生不同于基频光波长的激光,并将其与基频光的整数次谐波进行和频,从而获得非整数次谐波的激光,这为在诸多晶体中产生深紫外波段激光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
技术介绍
深紫外激光因具有高单光子能量、高光谱精度以及准确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精度等优势,在激光物理、分析化学、光谱学等诸多科学研究以及工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能密度物理等研究中,光谱范围在180-230nm的深紫外激光是等离子体诊断非常理想的探测光束,因为其在汤姆森散射中表现出低自发射背景这一显著优势。然而,深紫外激光通常很难产生。目前,只有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同步辐射源等大型装置和极少数增益介质可以直接在深紫外光谱区发射激光。随着强激光的出现,非线性光学技术被认为是产生深紫外激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个常用的技术就是通过1μm波段激光的五次谐波产生来获得200nm波段深紫外激光。尽管目前非线性光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材料生长技术也有了快速的进步,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不断被研发出来,但通过非线性光学技术获得的200nm波段附近深紫外激光脉冲的能量仍只有数百毫焦耳的水平,这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二倍频晶体(2)、合束镜(4)、光参量放大晶体(5)、四倍频晶体(6)以及和频晶体(7);/n基频光(ω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紫外激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二倍频晶体(2)、合束镜(4)、光参量放大晶体(5)、四倍频晶体(6)以及和频晶体(7);
基频光(ω1)经所述的二倍频晶体(2)产生二次谐波(ω2),并入射至所述的合束镜(4);所述的基频光(ω1)经所述的合束镜(4)透射,二次谐波(ω2)经所述的合束镜(4)反射,同时一束垂直于基频光(ω1)方向的信号光(ωs)经所述的合束镜(4)透射;信号光(ωs)的脉冲宽度等于或大于基频光(ω1)的脉冲宽度,且信号光(ωs)的波长不同于基频光(ω1)的波长;
经所述的合束镜(4)反射的二次谐波(ω2)和经所述的合束镜(4)透射的信号光(ωs)合束后,同步入射至所述的光参量放大晶体(5)中,一部分二次谐波(ω2)作为泵浦对信号光(ωs)进行参量放大,并产生波长不同于基频光(ω1)的闲置光(ωi);剩余部分的二次谐波(ω2)在所述的四倍频晶体(6)中再次进行倍频,产生四次谐波(ω4);
所述的闲置光(ωi)与四次谐波(ω4)经所述的和频晶体(7)产生频率为基频光(ω1)非整数倍的和频光(ωSF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频率重组上转换产生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子健孙明营孙子茗刘德安朱健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