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02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上套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适配,机架上靠近第一滑槽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壳。该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通过该设备设置第一丝杠、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滑杆、第一滑块、第二丝杠、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滑杆、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该设备到达指定地点后,需要调整模具的位置时,可进行左右前后的移动,将模具调整到制定位置。通过第三滑块的顶部设有电动旋钮,模具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调整角度时,通过电动旋钮,便于调节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11539448U中公开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该汽车零部件通过在减震箱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轮,减震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减震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箱,L型固定箱的底部设有拨动杆,拨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L型固定箱右侧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左侧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的顶部与L型固定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磁伸缩杆,L型固定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在进行铸造模具移送时,移送不稳定,不能高效的进行移送放置,而且铸造模具放置时容易产生碰撞,容易损坏的问题;但是实际中在将该设备移动到指定地点后,需要左右前后移动或旋转角度进行微调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对比专利的结构设计,会发生该设备只有单一方向的调节,无法进行左右前后移动,旋转角度,如需进行调整需要移动该设备整体进行调整的情况,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2)内设有第一丝杠(4),所述第一丝杠(4)上套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2)相适配,所述机架(1)上靠近第一滑槽(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壳,所述第一电机壳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杠(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杠(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7),所述第一转动块(7)设在第一滑槽(2)内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3)内设有第一滑杆(8),所述第一滑杆(8)上套接有第二滑块(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铸造模具移送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2)内设有第一丝杠(4),所述第一丝杠(4)上套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2)相适配,所述机架(1)上靠近第一滑槽(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壳,所述第一电机壳内设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杠(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杠(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7),所述第一转动块(7)设在第一滑槽(2)内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3)内设有第一滑杆(8),所述第一滑杆(8)上套接有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与第二滑槽(3)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9)之间设有第二丝杠(10)和第二滑杆(11),所述第一滑块(5)的远离第二丝杠(10)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壳,所述第二电机壳内设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杠(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杠(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动块(13),所述第二转动块(13)在第二滑块(9)上,所述第二丝杠(10)上套接有第三滑块(14),所述第三滑块(14)与第二滑杆(11)相适配,所述第三滑块(14)的顶部设有电动旋钮(15),所述电动旋钮(15)的顶部设有模具放置台(16),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向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汇鑫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