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推广与应用,数字孪生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建设工程领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前仍旧处于数字化的初级阶段。目前,项目信息的收集主要依赖于项目预算员与施工员的手动录入,进出料依靠材料员的手工台账。通常在建设工程项目定期上报汇总时,项目才会统一通过项目BIM平台提交资料,实现将项目进展转化为数字模型。例如在隧道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上,对于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手工录入,导致项目信息的滞留和滞后,进而降低了数字化所能带来的管理便利与沟通便捷性,提升了项目数据利用难度,增加了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自动采集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数据、地磅数据、拌合站数据和工序循环时间数据;/n将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集成到预先制作的BIM模型中,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可视化管理;其中,所述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包括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n监测所述大宗材料数据、地磅数据、拌合站数据和工序循环时间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并在数据异常时进行报警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自动采集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数据、地磅数据、拌合站数据和工序循环时间数据;
将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集成到预先制作的BIM模型中,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可视化管理;其中,所述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包括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
监测所述大宗材料数据、地磅数据、拌合站数据和工序循环时间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并在数据异常时进行报警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采集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拌合站数据,包括:
基于预先与拌合站厂商约定的对接协议和接口,接收所述拌合站厂商发送的拌合站数据;
对所述拌合站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分析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采集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工序循环时间数据,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施工入口或出口处的视频流,对所述视频流中的作业人员进行检测识别;
当识别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同一工种的若干作业人员经过所述施工入口或出口时,标志着该工种所对应的当次工序开始或结束;
获取同一工种的若干作业人员进入和离开所代表的工序开始或结束的时间间隔;
将所述时间间隔记录为一次工序循环时间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集成到预先制作的BIM模型中,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可视化管理包括:
将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集成到所述预先制作的BIM模型中;
根据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对项目当前工序循环的进度进行可视化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并在数据异常时进行报警提示,包括:
基于所述工序循环时间数据判断工序的实际施工时间是否超过了预设的标准施工时间;
若超过,则在所述BIM模型中对存在工序循环时间数据异常的工序进行报警提示。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黄学涛,潘延超,蒋洪权,吴宏扬,唐平,任世祥,南康康,谢川,张力,罗智,
申请(专利权)人:基建通三亚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