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盾构施工考虑软硬岩占比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699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模盾构施工考虑软硬岩占比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包括:A.确定软硬岩地层分界面;B.获得岩体移动焦点与包含地层损失外圆圆心之间的垂直距离d;C.获得隧道开挖面软岩面积;D.获得地层复合比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模盾构施工考虑软硬岩占比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隧道在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的大力发展,许多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但盾构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日益复杂,如珠江三角地区广泛存在着软硬不均匀复合地层。对于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掘进来说,当盾构机穿越地层既有软岩又有硬岩时,隧道断面就会含有软硬两种岩性的岩体,且在盾构机沿设计轴线掘进时上部软岩、下部硬岩的比例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隧道在此种情形下施工与隧道在软硬岩占比始终保持不变时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有一定的差别。隧道断面岩体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上部软岩部分,若软岩部分较多则隧道洞周收敛变形也较大,这是由于岩性不同使得洞周收敛也随之不同,洞周收敛过大时造成的地层损失也大,进而引起地表沉降过大,严重时甚至出现塌方问题。目前关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上部软岩和下部硬岩占比各一半的情形,而对连续变化的不同软硬岩占比条件下地表沉降的研究则较少,基于上述提出一种考虑隧道断面软硬岩占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盾构施工考虑软硬岩占比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确定软硬岩地层分界面;/nB.获得岩体移动焦点与包含地层损失外圆圆心之间的垂直距离d;/nC.获得隧道开挖面软岩面积;/nD.获得地层复合比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盾构施工考虑软硬岩占比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软硬岩地层分界面;
B.获得岩体移动焦点与包含地层损失外圆圆心之间的垂直距离d;
C.获得隧道开挖面软岩面积;
D.获得地层复合比μ1以及包含地层损失的地层复合比μ2,隧道开挖面软岩面积与隧道开挖面全断面面积的比值即为地层复合比;
E.获得地层损失量;

其中,Vloss为地层损失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庭杨馨茹雷军黄两宜于广明彭继勇陈泽刘浩肖友柯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