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脑血流高分辨成像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655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脑血流检测技术,为一种经颅脑血流高分辨成像方法及其装置。将近红外准直激光光束照射到被测对象上,以相同的曝光时间和帧间隔时间连续采集若干帧被测对象反射的激光散斑图像,对采集的各帧图像,计算同一象素上光强随时间变化的时间衬比,再利用时间衬比计算其脑血流速度;遍历所有的象素,最后分别以每个象素对应的血流速度值为灰度,构建二维脑血流速度分布图。装置包括激光光束、二个偏振片、工作台、光电成像系统和计算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透过完整的颅骨对脑皮层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实时、动态、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监测,无需对被测对象实施开颅或磨薄颅骨的手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损伤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且无需进行扫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脑血流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经颅脑血流高分辨成像方法及其装置,它尤其适合于研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脑皮层局部血流分布和脑血管形态等。
技术介绍
获取高分辨的脑皮层局部二维血流分布信息对研究生理和疾病状态下脑的神经-血管耦合与调节、脑功能成像、药物对脑血管与微循环作用的效应评价,以及脑缺血、脑溢血等重大脑疾病的诊断与病理研究意义重大。但传统的脑血流检测方法大多不具备成像能力,即无空间分辨能力,如容积导纳描记、基于脑电阻测量的脑血流图、经颅多普勒、激光多普勒等,而分辨率较高的显微电视录像、扫描激光多普勒、激光散斑成像空间衬比分析等技术则需要对被测对象进行开颅手术,去除待测部位的颅骨(甚至硬脑膜),暴露脑皮层,或者将待测部位的颅骨磨薄至透明状态,因而均为有损伤的方法,会影响被测对象的正常生理状态,对脑血流成像造成不利影响,且不具备临床推广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颅脑血流高分辨成像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高分辨脑血流成像方法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开颅或磨薄颅骨手术的问题,实现了脑血流二维分布的高分辨经颅无损伤成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颅脑血流高分辨成像方法,其步骤为:(1)将波长在700~950nm范围的准直激光光束照射到被测对象上;(2)以相同的曝光时间和帧间隔时间连续采集若干帧被测对象反射的激光散斑图像;(3)对采集的各帧图像,取出每帧 图像中第i行,第j列位置处象素的灰度值I(i,j),利用所取出的N个灰度值计算该象素上光强随时间变化的时间衬比K↓[t](i,j),其计算公式为:***其中I↓[n](i,j)代表第n帧图像中第i行,第j列处象素的灰度值,N 为所采集的图像帧数,σ↓[t](i,j)代表N帧图像(i,j)处象素灰度的标准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曾绍群骆清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