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57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开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转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壁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棍,所述釜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反应腔且与搅拌棍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内下腔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槽底的一端穿出滑槽且侧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螺纹杆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釜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反应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不需要人工的伸手进入反应腔内拿取残留堆积的物料,使用传动机构带着滑块移动即可,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动作幅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反应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现有的一种卧式反应釜,在工作完成过后需要将其内部的物料取出时,因为是卧式的,会有一些物料堆积残留在釜体内部,从而这些仅剩的物料需要人工的用手伸入釜体内进行拿取,极其不方便,而且工作人员的动作幅度较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卧式反应釜在工作结束后进行出料工作时会有部分物料残留堆积在釜体内部,工作人员需要伸手进入釜体内进行拿取,动作幅度较大,而提出的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开设有反应腔(2),所述反应腔(2)内转动设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侧壁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棍(4),所述釜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入反应腔(2)且与搅拌棍(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2)内下腔壁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转动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上螺纹套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穿出滑槽(6)且侧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板(9),所述滑槽(6)内设有用于螺纹杆(7)转动的传动机构(10),所述釜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开设有反应腔(2),所述反应腔(2)内转动设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侧壁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棍(4),所述釜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入反应腔(2)且与搅拌棍(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2)内下腔壁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转动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上螺纹套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穿出滑槽(6)且侧壁固定安装有推动板(9),所述滑槽(6)内设有用于螺纹杆(7)转动的传动机构(10),所述釜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反应腔(2)连通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卧式加压浸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蜗杆(101),所述蜗杆(101)垂直转动设在滑槽(6)内,所述螺纹杆(7)上固定套接有蜗轮(102),所述蜗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英晓段贵帅李佳青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融鑫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