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56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壳体外壁焊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壳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圈焊接有搅拌叶,且转轴的外圈外圈转动贯穿出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壳体,所述搅拌叶的顶部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轴的外圈上,且转盘的左右两侧壳体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壳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不断的对反应釜内壁进行敲打,从而使反应釜内壁上的石墨乳脱落,掉落到反应釜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乳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石墨乳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乳反应釜。
技术介绍
石墨乳的种类和用途很多,石墨乳的技术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根据石墨的导电、润滑、防腐、耐高温等特点生产的系列石墨乳可广泛用于导电、电磁屏蔽、抗静电、锻造、润滑、防腐、密封、丝网印刷线路、彩色显示器件制造等领域,起到导电、抗静电、防腐、润滑、密封、屏蔽等作用。现有的石墨乳反应釜,在进行搅拌反应的过程中,容易粘粘在反应釜的壳壁上,从而影响下一次的反应釜的使用。因此,如何对反应釜内壁上的石墨乳进行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石墨乳反应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壳体外壁焊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壳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圈焊接有搅拌叶,且转轴的外圈外圈转动贯穿出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壳体,所述搅拌叶的顶部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外壁焊接有电机座(3),所述电机座(3)的顶部壳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中部外圈焊接有搅拌叶(6),且转轴(5)的外圈外圈转动贯穿出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所述搅拌叶(6)的顶部上方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轴(5)的外圈上,且转盘(9)的左右两侧壳体均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壳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外壁焊接有电机座(3),所述电机座(3)的顶部壳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中部外圈焊接有搅拌叶(6),且转轴(5)的外圈外圈转动贯穿出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所述搅拌叶(6)的顶部上方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轴(5)的外圈上,且转盘(9)的左右两侧壳体均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壳体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的顶端滑动连接在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连接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敲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乳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壳体外壁焊接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壳体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左侧壳体开设有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聚能石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