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5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搅拌池、搅拌车、搅拌组件,搅拌池之间形成过道,搅拌车在过道内运行,搅拌车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搅拌组件深入至搅拌池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搅拌池内的酱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豆瓣酱原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提高了豆瓣酱的搅拌生产效率,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搅拌移动过程稳定,车本体不会产生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豆瓣酱作为一种绿色风味食品广受消费者喜爱,豆瓣酱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豆瓣与辣椒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混合的程度关系到后期豆瓣的质量,现有的多将豆瓣与辣椒原料堆放于锅内,采用人工用木棒搅拌的办法进行搅拌,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较多人力,搅拌效率低,这种搅拌也很难做到将豆瓣和辣椒原料彻底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搅拌池、搅拌车、搅拌组件,搅拌池之间形成过道,搅拌车在过道内运行,搅拌车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搅拌组件深入至搅拌池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搅拌池内的酱料层;搅拌池包括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相对称设置,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之间形成过道,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均为上部开口状,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的截面均呈“凵”,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内设置搅拌室,搅拌室内设置酱料层;搅拌车包括车本体和限位组件,车本体底部设置滚轮,车本体两侧设置限位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升降杆、支架、搅拌部,升降杆底部于车本体上部相固定连接,升降杆选用电推杆,升降杆上部与支架相固定连接,支架呈“T”形,支架两侧设置搅拌组件。优选的所述车本体位于过道处并且车本体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沿着过道移动。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限位滚轮、限位凹槽、弹簧,限位杆一端与车本体相铰接连接,限位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滚轮,限位滚轮设置于限位凹槽内,限位凹槽开设于搅拌池内侧壁中间位置处,限位凹槽截面呈“凵”状,限位凹槽从搅拌池内侧壁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限位杆一侧与弹簧上部相连接,弹簧下部与车本体侧壁相固定连接;限位杆、限位滚轮和限位凹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转轮、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电机底部固定于支架上部,搅拌电机通过皮带与搅拌转轮相连接,搅拌转轮与搅拌轴相固定连接,搅拌轴上固定搅拌叶,搅拌叶呈螺旋状,搅拌叶位于酱料层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对豆瓣酱原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提高了豆瓣酱的搅拌生产效率,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搅拌移动过程稳定,车本体不会产生错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l中A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搅拌池1、搅拌池一11、搅拌池二12、搅拌车2、车本体21、限位组件22、滚轮211、推手杆212、限位组件22、限位杆221、限位滚轮222、限位凹槽223、弹簧224、搅拌组件3、升降杆31、支架32、搅拌部33、搅拌电机331、搅拌转轮332、搅拌轴333、搅拌叶3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的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搅拌池1、搅拌车2、搅拌组件3,搅拌池l之间形成过道10,搅拌车2在过道10内运行,搅拌车2与搅拌组件3相连接,搅拌组件3深入至搅拌池l内,搅拌组件3用于搅拌搅拌池l内的酱料层101;搅拌池l用于存放酱料并且用于对酱料进行搅拌,搅拌车2则带动搅拌组件3在移动中对搅拌池l内的酱料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池l包括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相对称设置,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之间形成过道10,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均为上部开口状,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的截面均呈“凵”,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内设置搅拌室,搅拌室内设置酱料层101;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一方面增加了酱料的存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搅拌效率,搅拌车2一次可以对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同时进行搅拌。搅拌车2包括车本体21和限位组件22,车本体21底部设置滚轮211,车本体21两侧设置限位组件22,车本体21前部设置推手杆212,推手杆212呈“∏”状;限位组件22避免了车本体21在移动中偏离过道10,影响搅拌进度,推手杆212便于人员根据情况推动车本体21移动。车本体21位于过道10处并且车本体21在限位组件22的作用下沿着过道10移动;请重点参阅图2,限位组件22包括限位杆221、限位滚轮222、限位凹槽223、弹簧224,限位杆221一端与车本体21相铰接连接,限位杆221另一端设置限位滚轮222,限位滚轮222设置于限位凹槽223内,限位凹槽223开设于搅拌池l内侧壁中间位置处,限位凹槽223截面呈“凵”状,限位凹槽223从搅拌池l内侧壁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限位杆221一侧与弹簧224上部相连接,弹簧224下部与车本体21侧壁相固定连接;限位杆221、限位滚轮222和限位凹槽22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限位杆221通过限位滚轮222在限位凹槽223内移动完成对车本体21的限位,弹簧224用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限位杆221的位置并起到对限位杆221的复位作用。搅拌组件3包括升降杆31、支架32、搅拌部33,升降杆31底部于车本体21上部相固定连接,升降杆31选用电推杆,升降杆31上部与支架32相固定连接,支架32呈“T”形,支架32两侧设置搅拌部33;升降杆31可以控制搅拌部33进入酱料层101的深度,从而控制搅拌的效果。搅拌部33包括搅拌电机331、搅拌转轮332、搅拌轴333、搅拌叶334,搅拌电机331底部固定于支架32上部,搅拌电机331通过皮带与搅拌转轮332相连接,搅拌转轮332与搅拌轴333相固定连接,搅拌轴333上固定搅拌叶334,搅拌叶334呈螺旋状,搅拌叶334位于酱料层101内。搅拌叶334用于在移动中对搅拌池l内的酱料层101进行高效快速搅拌。使用时将豆瓣与辣椒堆放于搅拌池一11和搅拌池二12内形成酱料层101;将限位滚轮222对准限位凹槽223,推动推手杆212使得车本体21在过道10内移动,此时搅拌轴333最低端高于搅拌池l上端面;调节升降杆31使得搅拌轴333连同搅拌叶334下降,待搅拌叶334完全没入至酱料层101后,停止升降杆31的移动;启动搅拌电机331带动搅拌轴333和搅拌叶334转动;并且在搅拌叶334转动过程中移动车本体21沿着限位凹槽223移动,完成对搅拌池l内酱料层101的搅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所示”、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池、搅拌车、搅拌组件,搅拌池之间形成过道,搅拌车在过道内运行,搅拌车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搅拌组件深入至搅拌池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搅拌池内的酱料层;搅拌池包括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相对称设置,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之间形成过道,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均为上部开口状,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的截面均呈"凵",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内设置搅拌室,搅拌室内设置酱料层;搅拌车包括车本体和限位组件,车本体底部设置滚轮,车本体两侧设置限位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升降杆、支架、搅拌部,升降杆底部与车本体上部相固定连接,升降杆选用电推杆,升降杆上部与支架相固定连接,支架呈“T”形,支架两侧设置搅拌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池、搅拌车、搅拌组件,搅拌池之间形成过道,搅拌车在过道内运行,搅拌车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搅拌组件深入至搅拌池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搅拌池内的酱料层;搅拌池包括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相对称设置,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之间形成过道,搅拌池一和搅拌池二均为上部开口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秀挹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