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50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液罐,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搅拌系统,所述外筒体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外面,所述搅拌系统安装在所述外筒体上,且所述搅拌系统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外筒体上安装有若干个加水管和若干个喷球,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伸入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冷凝水漏孔,所述外筒体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和最下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相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调配搅拌,从而使得使用更加方便、生产效益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液罐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配液罐。
技术介绍
配液罐又称配制罐、调配罐,是将一种或几种物料按工艺配比进行混配的混合搅拌容器,在使用肉类制作高汤的工艺中,需要加入调味料对提取出的高汤进行调味,现有技术中的配液罐结构单一,大多是人工完成的,不仅调配效率低,且清洗起来比较麻烦,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液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液罐,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搅拌系统,所述外筒体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外面,所述搅拌系统安装在所述外筒体上,且所述搅拌系统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外筒体上安装有若干个加水管和若干个喷球,所述内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伸入所述内筒体内,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冷凝水漏孔,所述外筒体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和最下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相贯通。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和搅拌轴,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上面,所述搅拌轴连接在所述电机的下端,且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桨。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斜叶式搅拌桨。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一入孔,所述入孔内安装有开盖。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最上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贯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管和所述喷球上均套设有套管。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的两端均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安装在所述搅拌桨的端部,所述防护箱内设有清洗电机,所述清洗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所述防护箱外并连接有清洗板,所述清洗板上设有若干个分板,所述分板的端部设有清洗盘。更进一步地,所述分板呈环形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盘内设有清洗刷,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内筒体的内壁接触。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中的搅拌装置能够对内部液体进行搅拌,从而使得调配时混合更加均匀;2.本技术中的外筒体上设有加水管、喷球等,能够在调配的过程中加水和对内部进行清洗,从而加快工艺流程,从而生产效益更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列表:内筒体10、外筒体20、加水管21、喷球22、套管23、入孔24、开盖241、球阀25、冷凝水漏孔26、冷凝水出口27、温度传感器28、进气管29、搅拌系统30、电机31、搅拌轴32、斜叶式搅拌桨33、清洗装置40、防护箱41、清洗电机42、清洗板43、分板44、清洗盘4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2,如图1所述的一种配液罐,包括内筒体10、外筒体20和搅拌系统30,所述外筒体20设置在所述内筒体10的外面,所述搅拌系统30安装在所述外筒体20上,且所述搅拌系统30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外筒体20上安装有若干个加水管21和若干个喷球22,所述加水管21便于向所述内筒体10内添加水,所述喷球22可360°旋转,从而使得喷射范围更广,所述内筒体10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8,所述温度传感器28的端部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8用于检测所述内筒体10内的温度,所述外筒体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冷凝水漏孔26,所述外筒体20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27,所述冷凝水出口27和最下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26相贯通,通过所述冷凝水漏孔26能对调配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最后冷凝水从所述冷凝水出口27流出。优选地,所述搅拌系统30包括电机31和搅拌轴32,所述电机31安装在所述外筒体20的上面,所述搅拌轴32连接在所述电机31的下端,且所述搅拌轴32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搅拌轴32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桨33。优选地,所述搅拌桨33为斜叶式搅拌桨。优选地,所述外筒体20的上端一侧开设有一入孔24,所述入孔24内安装有开盖241。优选地,所述外筒体20和所述内筒体10之间设有进气管29,所述进气管29和最上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26贯通连接。优选地,所述加水管21和所述喷球22上均套设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能够提高所述加水管21、所述喷球22和所述外筒体20之间的连接作用,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牢靠。如图2,所述搅拌桨33的两端均设有清洗装置40,所述清洗装置40包括防护箱41,所述防护箱41安装在所述搅拌桨33的端部,所述防护箱41内设有清洗电机42,所述清洗电机42的输出轴伸出所述防护箱41外并连接有清洗板43,所述清洗板43上设有若干个分板44,所述分板44的端部设有清洗盘45,通过启动所述清洗电机42,能够使得所述清洗板43带动分板44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清洗盘45里的清洗刷对所述内筒体10的侧壁进行洗刷,从而使得清洁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分板44呈环形分布。优选地,所述清洗盘45内设有清洗刷,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内筒体10的内壁接触。对于提取罐自动控制系统的布线方法就是一个创新-纯净水水管、电线电缆、压缩空气管、蒸汽管都暗敷设在专用夹层中,安全美观实用新颖。工作原理:所述电机31启动,从而带着所述搅拌轴32转动,所述搅拌轴32带着所述搅拌桨33转动,能够对所述内筒体10内的食物进行搅拌,从而提高混合效果,所述搅拌桨33转动时会带着所述清洗装置40转动,既能增加对食物的搅拌效果,又能对内筒体10进行清洗,从而使用更加方便。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10)、外筒体(20)和搅拌系统(30),所述外筒体(20)设置在所述内筒体(10)的外面,所述搅拌系统(30)安装在所述外筒体(20)上,且所述搅拌系统(30)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外筒体(20)上安装有若干个加水管(21)和若干个喷球(22),所述内筒体(10)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8),所述温度传感器(28)的端部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外筒体(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冷凝水漏孔(26),所述外筒体(20)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27),所述冷凝水出口(27)和最下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26)相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10)、外筒体(20)和搅拌系统(30),所述外筒体(20)设置在所述内筒体(10)的外面,所述搅拌系统(30)安装在所述外筒体(20)上,且所述搅拌系统(30)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外筒体(20)上安装有若干个加水管(21)和若干个喷球(22),所述内筒体(10)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8),所述温度传感器(28)的端部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外筒体(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冷凝水漏孔(26),所述外筒体(20)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27),所述冷凝水出口(27)和最下面的一个所述冷凝水漏孔(26)相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30)包括电机(31)和搅拌轴(32),所述电机(31)安装在所述外筒体(20)的上面,所述搅拌轴(32)连接在所述电机(31)的下端,且所述搅拌轴(32)的下端伸入所述内筒体(10)内,所述搅拌轴(32)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桨(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3)为斜叶式搅拌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晨义戴晨旭刘常武
申请(专利权)人:百珍堂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