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457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将碳纤维丝通过牵引法贯穿玻璃毛细管;将贯穿有碳纤维丝的玻璃毛细管一端封死,另一端连接真空泵,置于垂直拉制仪上,通过控制参数拉直出两根玻璃电极;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灌入环氧树脂填充内壁与碳纤维丝间的缝隙,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用砂轮打磨至圆盘状;从玻璃毛细管另一端灌入导电银胶,并将铜导线插入其中与碳纤维粘连导通,在烘箱中放置使得导电银胶完全干透。最后用热熔胶封死插入导线一端玻璃毛细管管口。本方法可提高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效率及成品率,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制备成本。利用本方法制备的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端面平整、绝缘层包覆效果好,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适用于扫描探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

技术介绍
超微电极是指电极尺寸小于25微米的一类电极。相较于一般尺寸超过1mm的传统大电极,超微电极具有许多更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如更高的传质速率,更小的时间常数,更短的响应时间及更高的探测精度等。它也因此成为了电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超微圆盘电极因其较其他种类超微电极更易制备而成为了时下应用最广的一类超微电极。传统超微圆盘电极使用铂、金等贵金属作为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通常是将直径为10微米或者25微米的金属丝置于玻璃毛细管底部,在负压下加热玻璃毛细管使之融化并将金属丝密封于其内,然后从另一侧用导电银胶链接到导线,最后手工打磨抛光密封有金属丝一侧的玻璃毛细管以降低玻璃管与金属丝的半径比(又称为RG值)以得到超微圆盘电极。而随着超微电极在生物分析及电生理等领域的应用,具有更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碳纤维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用上述方法制备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如下:(1)碳纤维丝十分纤细又极其柔软,且常与玻璃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制备步骤:/na、将碳纤维丝通过牵引法贯穿玻璃毛细管;/nb、将贯穿有碳纤维丝的玻璃毛细管一端封死,另一端连接真空泵,置于垂直拉制仪上,通过控制参数拉直出两根玻璃电极;/nc、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灌入环氧树脂填充内壁与碳纤维丝间的缝隙,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用砂轮打磨至圆盘状;/nd、从玻璃毛细管另一端灌入导电银胶,并将铜导线插入其中与碳纤维粘连导通,在烘箱中放置使得导电银胶完全干透。最后用热熔胶封死插入导线一端玻璃毛细管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a、将碳纤维丝通过牵引法贯穿玻璃毛细管;
b、将贯穿有碳纤维丝的玻璃毛细管一端封死,另一端连接真空泵,置于垂直拉制仪上,通过控制参数拉直出两根玻璃电极;
c、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灌入环氧树脂填充内壁与碳纤维丝间的缝隙,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将玻璃毛细管尖端用砂轮打磨至圆盘状;
d、从玻璃毛细管另一端灌入导电银胶,并将铜导线插入其中与碳纤维粘连导通,在烘箱中放置使得导电银胶完全干透。最后用热熔胶封死插入导线一端玻璃毛细管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鸿昌崔天宇张达威常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