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42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的软质棒材、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且当软质棒材装入管状试样中时,软质棒材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小直径且内壁平整的管状试样环向方向的抗拉强度的准确测定,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性能测试
,涉及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管状试样环向抗拉强度的测试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常见的测试项目。管状试样的环向拉伸测试有许多相应的测试标准可以参考,如已经标准化的开式拉力盘法,该方法成熟较早,应用广泛,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拉伸的破坏过程是两点受力,而非整个环向的均匀受力,这就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存在很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以实现管状试样环向强度快速准确测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的软质棒材、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且当软质棒材装入管状试样中时,软质棒材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棒材为聚氨酯棒或橡胶棒。进一步的,所述软质棒材未变形时的外径匹配管状试样的内径。进一步的,软质棒材未变形时的长度为管状试样长度的1/2~4/5。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定位盘包括下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下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下端的下定位盘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定位盘包括上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上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上端的上定位盘凸起。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定位盘凸起的长度满足:测试过程中,当上定位盘凸起接触未变形的软质棒材时,上定位盘凸起仅部分伸入管状试样中。进一步的,上定位盘伸入管状试样中的部分、软质棒材、以及下定位盘伸入管状试样中的部分均位于管状试样的中心轴线上。进一步的,当软质棒材装入管状试样前,在软质棒材的外侧壁面上还涂有凡士林。进一步的,测试过程中,软质棒材置于管状试样的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对于小直径且内壁平整的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具有普适性,比开式拉力盘法更能准确反映管状试样的环向拉伸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管状试样,2-软质棒材,3-下定位盘,4-上定位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以下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为实现更加准确测试管状试样1环向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试样1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1的软质棒材2、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4和下定位盘3,且当软质棒材2装入管状试样1中时,软质棒材2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4和下定位盘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软质棒材2为聚氨酯棒或橡胶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棒材2未变形时的外径匹配管状试样1的内径,以保证软质棒材2顺利装入管状试样1中,同时,在软质棒材2受压变形后,管状试样1即立刻受到环向挤压,反应更加及时,测试结果也更加准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质棒材2未变形时的长度为管状试样1长度的1/2~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下定位盘3包括下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下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1下端的下定位盘凸起;所述的上定位盘4包括上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上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1上端的上定位盘凸起。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定位盘凸起的长度满足:测试过程中,当上定位盘凸起接触未变形的软质棒材2时,上定位盘凸起仅部分伸入管状试样1中,这样,通过对上定位盘4进行加载,即可以通过调节上定位盘凸起伸入管状试样1中的长度,来调节管状试样1所受到环向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定位盘4伸入管状试样1中的部分、软质棒材2、以及下定位盘3伸入管状试样1中的部分均位于管状试样1的中心轴线上,这样,以保证管状试样1在测试过程中始终在垂直方向均匀受力,避免偏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软质棒材2装入管状试样1前,在软质棒材2的外侧壁面上还涂有凡士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过程中,软质棒材2置于管状试样1的中间位置。以上各实施方式可以任一单独实施,也可以任意两两组合或更多的组合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为实现更加准确测试管状试样1环向强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试样1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1的软质棒材2、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4和下定位盘3,且当软质棒材2装入管状试样1中时,软质棒材2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4和下定位盘3。所述的软质棒材2为聚氨酯棒或橡胶棒。所述软质棒材2未变形时的外径匹配管状试样1的内径。软质棒材2未变形时的长度为管状试样1长度的1/2~4/5左右。所述的下定位盘3包括下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下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1下端的下定位盘凸起。所述的上定位盘4包括上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上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1上端的上定位盘凸起。所述的上定位盘凸起的长度满足:测试过程中,当上定位盘凸起接触未变形的软质棒材2时,上定位盘凸起仅部分伸入管状试样1中。上定位盘4伸入管状试样1中的部分、软质棒材2、以及下定位盘3伸入管状试样1中的部分均位于管状试样1的中心轴线上。当软质棒材2装入管状试样1前,在软质棒材2的外侧壁面上还涂有凡士林。测试过程中,软质棒材2置于管状试样1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的测试过程具体为:(1)将样品切割成如图1中的管状试样1,约30mm的长度,并对管状试样1内壁进行清洁,去除附着在管壁上的灰尘杂质。(2)取一长度约为20mm的软质棒材2(本实施例采用聚氨酯棒),保证切面光滑平整,待用。(3)将凡士林涂于软质棒材2的外壁,与管状试样1装配到一起,置于管状试样1的中间位置。(4)将装配好的管状试样1与下定位盘3装配到一起,固定在台阶上。(5)将上定位盘4装配在管状试样1上部,组合成一个整体,调整测试用加载设备(如拉力机)的高度,即可测试。(6)测试过程中,对上定位盘4加载,调整其伸入管状试样1上部的深度,从而调整管状试样1所受环向压力,并测定其环向强度。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的软质棒材、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且当软质棒材装入管状试样中时,软质棒材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匹配装入待测试的管状试样的软质棒材、以及分别用于伸入所述管状试样的上端和下端的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且当软质棒材装入管状试样中时,软质棒材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所述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质棒材为聚氨酯棒或橡胶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棒材未变形时的外径匹配管状试样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软质棒材未变形时的长度为管状试样长度的1/2~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试样环向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定位盘包括下定位盘主体、以及与所述下定位盘主体一体成型并可匹配伸入管状试样下端的下定位盘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璇王海燕谢宇辉李星贵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