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8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腿、清洁装置、除尘装置主体、进气嘴、挡板、滤袋、把手、回收通道、筛网和回收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除尘装置主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气嘴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所述回收通道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筛网插拔连接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回收装置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空压机、气管、阀门、吹尘管和喷气孔,所述空压机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阀门设于气管上,所述吹尘管设于气管上且设于滤袋内,所述喷气孔设于吹尘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粉尘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反向吹尘、便于更换的袋式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式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粉尘治理
,具体是指一种袋式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袋式除尘装置是利用滤袋对含粉尘对气流进行除尘对设备,采用模块化设置,在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上皆可使用,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利用纤维织物对过滤作用对气体中对粉尘吸附过滤,然后定期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理,且粉尘中可能含有大颗粒的物质,这样会给过滤袋造成一定程度对损坏,另外传统对袋式除尘装置在更换滤袋时将其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袋式除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式除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传统袋式除尘装置在滤袋更换时不便、清洗不彻底对问题,具体是一种可以反向吹尘、便于更换的袋式除尘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腿、清洁装置、除尘装置主体、进气嘴、挡板、滤袋、把手、回收通道、筛网和回收装置,所述支撑腿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清洁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除尘装置主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气嘴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所述把手设于挡板上,所述回收通道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筛网插拔连接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回收装置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空压机、气管、阀门、吹尘管和喷气孔,所述空压机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气管设于空压机上,所述阀门设于气管上,所述吹尘管设于气管上且设于滤袋内,所述喷气孔设于吹尘管上,所述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清洁装置起到清洁的作用,所述除尘装置主体起到除尘的作用,所述进气嘴起到进气的作用,所述挡板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滤袋起到过滤的作用,所述把手起到抓持的作用,所述回收通道起到回收的作用,所述筛网起到过滤的作用,所述回收装置起到回收的作用,所述空压机起到提供压缩空气的作用,所述气管起到输送压缩空气的作用,所述阀门起到控制的作用,所述吹尘管起到吹尘的作用,所述喷气孔起到喷气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滤袋设于进气嘴和回收通道之间,所述筛网设于除尘装置主体和回收装置之间,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且设于远离空压机的一侧,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且插拔连接设于吹尘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吹尘管与除尘装置主体呈垂直设置,所述滤袋与吹尘管呈平行设置,所述喷气孔与吹尘管呈垂直设置,所述筛网与回收通道呈垂直设置,所述挡板与吹尘管呈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吹尘管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喷气孔呈圆柱体通孔设置,所述滤袋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回收通道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呈球型设置,所述筛网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挡板呈圆形设置,所述支撑板呈长方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吹尘管设有三组,所述阀门设有三组,所述滤袋设有三组,所述喷气孔设有若干组,所述挡板设有三组,所述把手设有三组,所述支撑腿设有六组。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袋式除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传统袋式除尘装置在滤袋更换时不便、清洗不彻底对问题,可以利用高压气体从滤袋内部呈灰尘进入滤袋的反向喷出,可以实现对滤袋的清理,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且模块化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呈具有不同数量的模块设置,大小型设备都可以使用,用途范围大,具体是一种可以反向吹尘、便于更换的袋式除尘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袋式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袋式除尘装置第一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袋式除尘装置第二视角的剖视图。其中,1、支撑板,2、支撑腿,3、清洁装置,4、除尘装置主体,5、进气嘴,6、挡板,7、滤袋,8、把手,9、回收通道,10、筛网,11、回收装置,12、空压机,13、气管,14、阀门,15、吹尘管,16、喷气孔。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腿2、清洁装置3、除尘装置主体4、进气嘴5、挡板6、滤袋7、把手8、回收通道9、筛网10和回收装置11,所述支撑腿2设于支撑板1上,所述清洁装置3设于支撑板1上,所述除尘装置主体4设于支撑板1上,所述进气嘴5设于除尘装置主体4上,所述挡板6设于除尘装置主体4上,所述滤袋7设于挡板6上,所述把手8设于挡板6上,所述回收通道9设于除尘装置主体4上,所述筛网10插拔连接设于回收通道9上,所述回收装置11设于回收通道9上,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空压机12、气管13、阀门14、吹尘管15和喷气孔16,所述空压机12设于支撑板1上,所述气管13设于空压机12上,所述阀门14设于气管13上,所述吹尘管15设于气管13上且设于滤袋7内,所述喷气孔16设于吹尘管15上。其中,所述滤袋7设于进气嘴5和回收通道9之间,所述筛网10设于除尘装置主体4和回收装置11之间,所述挡板6设于除尘装置主体4上且设于远离空压机12的一侧,所述滤袋7设于挡板6上且插拔连接设于吹尘管15上;所述吹尘管15与除尘装置主体4呈垂直设置,所述滤袋7与吹尘管15呈平行设置,所述喷气孔16与吹尘管15呈垂直设置,所述筛网10与回收通道9呈垂直设置,所述挡板与吹尘管15呈垂直设置;所述气管13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吹尘管15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喷气孔16呈圆柱体通孔设置,所述滤袋7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回收通道9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所述把手8呈球型设置,所述筛网10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挡板6呈圆形设置,所述支撑板1呈长方形设置;所述吹尘管15设有三组,所述阀门14设有三组,所述滤袋7设有三组,所述喷气孔16设有若干组,所述挡板6设有三组,所述把手8设有三组,所述支撑腿2设有六组。具体使用时,用户将生产设备产生的烟尘气体通过传输的管道输送到进气嘴5,再通过进气嘴5输送至除尘装置主体4内,含有烟尘的气体通过滤袋7时,气体中烟尘吸附在滤袋7上,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回收通道9时经过筛网10进一步地过滤,回收至回收装置11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当需要对滤袋7清洁时,打开空压机12,使压缩空气充满气管13,依次打开阀门14,使压缩空气进入吹尘管15内,利用吹尘管15上的喷气孔16将压缩空气喷出至滤袋7上,此时压缩空气喷出的方向与灰尘吸附在滤袋7上的方向相反,滤袋7上被吹落的烟尘落入回收通道9内,将筛网10取下利用回收装置11将烟尘吸走即可,当需要对滤袋7进行更换时,用户抓住把手8将挡板6和滤袋7沿着吹尘管15的方向抽出,更换滤袋7后再讲滤袋7插回至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腿、清洁装置、除尘装置主体、进气嘴、挡板、滤袋、把手、回收通道、筛网和回收装置,所述支撑腿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清洁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除尘装置主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气嘴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所述把手设于挡板上,所述回收通道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筛网插拔连接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回收装置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空压机、气管、阀门、吹尘管和喷气孔,所述空压机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气管设于空压机上,所述阀门设于气管上,所述吹尘管设于气管上且设于滤袋内,所述喷气孔设于吹尘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腿、清洁装置、除尘装置主体、进气嘴、挡板、滤袋、把手、回收通道、筛网和回收装置,所述支撑腿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清洁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除尘装置主体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气嘴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所述把手设于挡板上,所述回收通道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所述筛网插拔连接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回收装置设于回收通道上,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空压机、气管、阀门、吹尘管和喷气孔,所述空压机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气管设于空压机上,所述阀门设于气管上,所述吹尘管设于气管上且设于滤袋内,所述喷气孔设于吹尘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设于进气嘴和回收通道之间,所述筛网设于除尘装置主体和回收装置之间,所述挡板设于除尘装置主体上且设于远离空压机的一侧,所述滤袋设于挡板上且插拔连接设于吹尘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洁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