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8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涉及二沉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而且,清理工具表面极易积攒污泥,不方便清理,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二沉池、滑轨、滑块、步进电机、锁紧机构和收集槽,所述二沉池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二沉池上侧横向固定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上滑动装配有滑块,所述滑轨内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螺柱,且螺柱与滑块的中部通孔相螺接,所述二沉池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柱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盐酸罐的
,具体是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聚苯乙烯颗粒中主要含有聚苯乙烯、可溶性戊烷(膨胀成分)和防火剂.按发泡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模型中发泡,一类是挤出法发泡.在EPS的成型过程中聚苯乙烯颗粒中的戊烷受热汽化,在颗粒中膨胀形成许多封闭的空腔,这种均匀的封闭空腔结构决定了EPS具有许多其他土工泡沫材料所没有的特性。聚苯乙烯颗粒生产时反应产物需经过二沉池处理,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曝气池内曝气过度,呈片状,镜检发现絮体周围有气泡,因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在絮体上,易引起污泥上浮,但是,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而且,清理工具表面极易积攒污泥,不方便清理,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而且,清理工具表面极易积攒污泥,不方便清理,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包括二沉池、滑轨、滑块、步进电机、锁紧机构和收集槽,所述二沉池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二沉池上侧横向固定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上滑动装配有滑块,所述滑轨内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螺柱,且螺柱与滑块的中部通孔相螺接,所述二沉池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下侧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包括槽体和过滤网,且槽体与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槽体下侧开设有出液孔,且出液孔内设置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轨、滑块和收集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的问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锁紧机构包括磁铁和L型铁杆,所述槽体上开设有方槽和卡槽,且方槽和卡槽相连通,卡槽侧壁设置有磁铁,所述滑块下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L型铁杆,L型铁杆位于方槽内侧,L型铁杆直角边插接到卡槽内,且L型铁杆与磁铁吸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清理工具表面极易积攒污泥,不方便清理,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向槽体内侧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收集后的污泥可以储存到过滤网的底端内侧,污泥不会再次流出,收集效果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开口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坡体,且坡体与槽体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体向下倾斜可以更好的让污泥流到过滤网上,坡体与槽体一体成型制造,节省的坡体的安装过程,方便操作者使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内侧开设有向内侧凹陷的滑槽,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装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内侧凹陷的滑槽可以保证滑块沿着滑轨做直线运动,更方便收集槽清理二沉池上平面上的污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进电机外侧套接有消音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棉可以避免步进电机工作时产生大量噪音,危害人的身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沉池内侧壁上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槽体靠近挡板的一侧外缘固定连接有环形的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和橡胶圈平面接触,这样避免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从收集槽和二沉池内侧壁之间流走,橡胶圈可以减缓收集槽和二沉池内侧壁之间的撞击。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滑块、滑轨和收集槽的配合,旋转螺柱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横向移动,进而通过槽体内的空腔和过滤网收集污泥,解决了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磁铁和L型铁杆的配合使用,L型铁杆伸入到槽体上的方槽中,L型铁杆和磁铁吸附和分离,可以实现收集槽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解决了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所用的清理工具表面极易积攒污泥,不方便清理,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二沉池;2、出液管;3、进液管;4、滑轨;41、滑槽;5、滑块;6、螺柱;7、步进电机;8、锁紧机构;81、方槽;82、卡槽;83、磁铁;84、L型铁杆;9、收集槽;91、槽体;92、出液孔;93、过滤网;94、坡体;95、橡胶圈;10、挡板;11、消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包括二沉池1、滑轨4、滑块5、步进电机7、锁紧机构8和收集槽9,二沉池1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管2和进液管3,二沉池1上侧横向固定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上滑动装配有滑块5,滑轨4内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螺柱6,且螺柱6与滑块5的中部通孔相螺接,二沉池1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与螺柱6的端部固定连接,滑块5下侧通过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有收集槽9。收集槽9包括槽体91和过滤网93,且槽体91与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槽体91水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液的开口,槽体91下侧开设有出液孔92,且出液孔92内设置有过滤网93。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7带动螺柱6旋转,进而带动滑块5在滑轨4上横向移动,滑块5通过锁紧机构8带动槽体91内的空腔收集上浮的跑泥和漂泥,跑泥和漂泥会从开口进入到槽体91内,过滤网93内的微小细孔可以过滤掉二沉池上浮的跑泥和漂泥,反应液从出液孔92流出,这样解决了二沉池1上浮的跑泥和漂泥不及时清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的问题。锁紧机构8包括磁铁83和L型铁杆84,槽体91上开设有方槽81和卡槽82,且方槽81和卡槽82相连通,卡槽82侧壁设置有磁铁83,滑块5下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L型铁杆84,L型铁杆84位于方槽81内侧,L型铁杆84直角边插接到卡槽82内,且L型铁杆84与磁铁83吸附连接。本实施例中,方槽81的宽度大于L型铁杆84,这样L型铁杆84在卡槽82内平移后可以从方槽81内移出;当需要安装收集槽9时,将L型铁杆84放入到方槽81内,将L型铁杆84插入到卡槽82内,L型铁杆84与磁铁83吸附后可以将收集槽9固定安装到滑块5下侧,当需要清理收集槽9时,分离L型铁杆84与磁铁83,将L型铁杆84从方槽81内移出,这样可以及时清理收集槽9上的污泥。过滤网93向槽体91内侧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过滤网93焊接到出液孔92内侧,且向槽体91的内腔倾斜,这样收集后的污泥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沉池(1)、滑轨(4)、滑块(5)、步进电机(7)、锁紧机构(8)和收集槽(9),所述二沉池(1)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管(2)和进液管(3),所述二沉池(1)上侧横向固定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上滑动装配有滑块(5),所述滑轨(4)内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螺柱(6),且螺柱(6)与滑块(5)的中部通孔相螺接,所述二沉池(1)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与螺柱(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下侧通过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有收集槽(9);/n所述收集槽(9)包括槽体(91)和过滤网(93),且槽体(91)与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槽体(91)下侧开设有出液孔(92),且出液孔(92)内设置有过滤网(9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沉池(1)、滑轨(4)、滑块(5)、步进电机(7)、锁紧机构(8)和收集槽(9),所述二沉池(1)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管(2)和进液管(3),所述二沉池(1)上侧横向固定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上滑动装配有滑块(5),所述滑轨(4)内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螺柱(6),且螺柱(6)与滑块(5)的中部通孔相螺接,所述二沉池(1)上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与螺柱(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下侧通过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有收集槽(9);
所述收集槽(9)包括槽体(91)和过滤网(93),且槽体(91)与锁紧机构(8)可拆卸连接,槽体(91)下侧开设有出液孔(92),且出液孔(92)内设置有过滤网(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沉池的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机构(8)包括磁铁(83)和L型铁杆(84),所述槽体(91)上开设有方槽(81)和卡槽(82),且方槽(81)和卡槽(82)相连通,卡槽(82)侧壁设置有磁铁(83),所述滑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陆敏山袁迎春朱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