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7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分离装置,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离心装置以及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锥形圆台壳体以及设置于锥形圆台壳体内的锥形圆台滤网;锥形圆台滤网与锥形圆台壳体之间为过滤区域;锥形圆台滤网围成的区域为产水区;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中,前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相邻后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的污泥排出口分别独立地与离心装置连接;所述离心装置的出水口与第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污泥过滤装置的设置,减少了污泥在滤网处的残留,减少污泥堵塞滤网的风险;且通过合理设置滤网目数,能够有效对含泥污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治理
,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按照污水的性质分类,水的污染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类,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现有的污泥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一般处理设备是独立分开的,设备成本高,用于污水污泥处理的费用一般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20-50%,给污水处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CN110922000A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准IV类水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一级预处理系统、二级生化处理系统、三级深度处理系统。一级预处理系统中采用高精度水力旋流除砂;二级生化系统采用多级多段A/O工艺,生物池依次设置成一级厌氧/好氧区+多级缺氧/好氧区,无内回流;生物池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池的厌氧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系统进行浓缩脱水处理。其中,简单设置的二沉池难以实现污泥与水的初步分离,影响污泥的回用以及进一步的浓缩脱水处理。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离心装置以及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n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锥形圆台壳体以及设置于锥形圆台壳体内的锥形圆台滤网;锥形圆台滤网与锥形圆台壳体之间为过滤区域;锥形圆台滤网围成的区域为产水区;/n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中,前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相邻后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n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的污泥排出口分别独立地与离心装置连接;/n所述离心装置的出水口与第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离装置包括离心装置以及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
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锥形圆台壳体以及设置于锥形圆台壳体内的锥形圆台滤网;锥形圆台滤网与锥形圆台壳体之间为过滤区域;锥形圆台滤网围成的区域为产水区;
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中,前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相邻后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至少2级污泥过滤装置的污泥排出口分别独立地与离心装置连接;
所述离心装置的出水口与第一级污泥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圆台壳体的侧面与底面夹角为20°-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圆台滤网的侧面与底面夹角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圆台滤网的侧面与底面夹角>锥形圆台壳体的侧面与底面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真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