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32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内新风领域,具体是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包括数个新风装置,每个新风装置有壳体,壳体内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上分别连接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两端和出风管的两端均与室内和室外连通,进风管分别与进风口的两端连通,出风管分别与出风口的两端连通,壳体侧部设置风机,风机的叶片位于进风管与进风口之间,叶片还位于出风管与出风口之间,壳体内设置密闭的换热筒,换热筒内设置换热介质,换热筒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每个新风装置能够单独完成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可以将数个新风装置分别放置在人流量大的隐蔽处,安装位置以及出风位置均不受限制,且无需纵横交错的管道,新风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新风领域,具体是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风系统是由新风换气机及管道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但现有的机场大厅、车站大厅及地铁大厅由于室内的两侧长度太长,且中间有较多障碍物阻挡,无法形成新风流动场,新风效果差。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一般由一台风机驱动,使空气在数条管道内流动,需在室内的顶部安装纵横交错的管道,并在室内的顶部完成空气交换,而机场大厅、车站大厅等往往其顶部离地高度较高,而人们位于的地面空气较为浑浊,由顶部进入室内的新风起到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新风系统在大型公共场所室内起到的效果较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为单体设备,没有固定的安装和出气位置,新风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包括数个新风装置,每个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新风装置,每个新风装置有壳体(1),壳体(1)内分别开设进风口(2)和出风口(3),壳体(1)上分别连接进风管(4)和出风管(5),进风管(4)的两端和出风管(5)的两端均与室内和室外连通,进风管(4)分别与进风口(2)的两端连通,出风管(5)分别与出风口(3)的两端连通,壳体(1)侧部设置风机,风机的叶片(6)位于进风管(4)与进风口(2)之间,叶片(6)还位于出风管(5)与出风口(3)之间,壳体(1)内设置密闭的换热筒(7),换热筒(7)内设置换热介质,换热筒(7)分别与进风口(2)和出风口(3)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新风装置,每个新风装置有壳体(1),壳体(1)内分别开设进风口(2)和出风口(3),壳体(1)上分别连接进风管(4)和出风管(5),进风管(4)的两端和出风管(5)的两端均与室内和室外连通,进风管(4)分别与进风口(2)的两端连通,出风管(5)分别与出风口(3)的两端连通,壳体(1)侧部设置风机,风机的叶片(6)位于进风管(4)与进风口(2)之间,叶片(6)还位于出风管(5)与出风口(3)之间,壳体(1)内设置密闭的换热筒(7),换热筒(7)内设置换热介质,换热筒(7)分别与进风口(2)和出风口(3)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室外连通的一段进风管(4)内设置螺旋状的挡板(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8)上设置固定管(9),挡板(8)的一侧与固定管(9)连接,挡板(8)的另一侧与进风管(4)的内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公共场所室内除霾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8)中空且与固定管(9)相通,挡板(8)的迎风侧开设数个滤孔(10),进风管(4)和出风管(5)之间设置集尘盒(11),固定管(9)的一端为锥形,固定管(9)的另一端穿过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彬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