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式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新风的要求越来越多,PTAC(PackagedTerminalAirConditioner,包装末端空调设备)窗机作为美国市场中,中高端酒店宾馆最常使用的制冷系统同样也有很强烈的需求。然而现在人们不仅要求新风,而且对新风的舒适度又提出了新的需求。相关技术中,通过将新风风道与室内侧风道连通,利用室内蒸发器作为新风蒸发器进行除湿,如此,虽然能够节约一个新风蒸发器,而由于室内风机将新风从室内出风口吹出较远距离后,会和室内气流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室内风道进行除湿。因此,未经过除湿的新风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空气,从而给用户以不舒适的体验。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机壳、室内侧换热器及新风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n机壳,安装于所述底盘;/n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侧壁;以及/n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一侧朝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部分所述新风壳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侧壁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机壳,安装于所述底盘;
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侧壁;以及
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自室外一侧朝向室内一侧延伸的新风壳,部分所述新风壳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侧壁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口邻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凸出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或,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相平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具有凸出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的出风段,所述出风段的末端朝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端弯折设置,所述出风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新风出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前设置,或,
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迎风面设置,或,
所述新风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侧壁相对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侧壁高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侧壁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室内风道壳,所述室内风道壳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所述机壳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端及所述室内进风口设置;
部分所述新风壳夹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壳对应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侧壁的端部与所述机壳之间;和/或,部分所述新风壳夹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侧壁与所述室内风道壳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还具有依次连接的进风段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侧壁的外侧,所述进风段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靠近室外的一侧,所述连接段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进风段的过风面积。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后侧壁面开设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壳的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口相连通,所述新风壳内设有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向所述新风风道输送新风。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