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
本技术涉及电力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
技术介绍
电力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力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但是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方架设电话线还使用木杆,是因为木杆重量轻、架设方便,而且电话线的承重和拉力小,木杆可以胜任,电话线路若有改动,移杆也方便。所以,还有部分木质电话线杆。脚踏,今通称“脚蹬子”,古称“脚床”或“踏床”,是我国古时人们在坐具前放置的一种用以承托双足的小型家具。宋、元以来,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有的和家具本身相连,如交杌及交椅上的脚踏,有的则分开制造,如宝座及床榻的脚踏。脚踏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大椅座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上,可以达到舒适目的。而电力抢修是指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块(11),第一连接块(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前杆(7),所述前杆(7)远离第一连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8),所述前杆(7)贯穿于延伸杆(8)的内部侧壁设置有调节扣(9);/n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16)。/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块(11),第一连接块(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前杆(7),所述前杆(7)远离第一连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8),所述前杆(7)贯穿于延伸杆(8)的内部侧壁设置有调节扣(9);
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前挡块(2),所述底板(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后挡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杆的攀爬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轶君,邵春雷,朱敏,张培培,张蕴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