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磁铁环;所述引流管本体呈弹簧状或螺旋线状,所述磁铁环有多个,分别沿所述引流管本体长度方向同轴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相邻所述磁铁环之间保持轴向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引流管本体设置为弹簧状或螺旋线状,并在其外壁设置多个磁铁环,使引流管本体可通过相邻磁铁环相吸配合实现对引流管本体长度的调节,且引流管本体的弹簧状或螺旋线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效果,不易拉扯脱落,并且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也不易缠绕扭结,整个调节不需要外部设备参与,保留了引流管原有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吸式头部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磁吸式头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术区留置一枚或多枚头部引流管,引流管长度过长时,引流管易缠绕扭结,引流管长度过短时,易因患者头部的移动而出现引流管滑脱现象。为了解决引流管长度调节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有部分引流管调节装置,以公开号为CN20514534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为例,该专利公开的是一种引流管的长度调节器,其通过设置可转动的芯轴,将引流管缠绕在芯轴上实现对引流管长度的调节。但由于引流管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其无法做到精准的长度调节,只能将其调节在某一个长度范围内,引流管可在该长度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活动。而该在长度范围内,依然会出现引流管的拉扯或脱落或缠绕扭结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具有长度调节灵活,不易拉扯脱落和缠绕扭结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磁铁环;所述引流管本体呈弹簧状或螺旋线状,所述磁铁环有多个,分别沿所述引流管本体长度方向同轴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相邻所述磁铁环之间保持轴向间距。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本体每圈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磁铁环。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本体相邻圈数上的所述磁铁环相互磁吸配合。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平行于轴向的滑动槽;所述磁铁环内壁设有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的凸起部。进一步,所述磁铁环包括基础环部和扇形磁铁片;所述基础环部同轴套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所述扇形磁铁片沿所述基础环部周向设于其外壁,且相邻的扇形磁铁片之间保持周向间距。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基础环部同轴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基础环部与所述环形凹槽转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引流管本体设置为弹簧状或螺旋线状,并在其外壁设置多个磁铁环,使引流管本体可通过相邻磁铁环相吸配合实现对引流管本体长度的调节,且引流管本体的弹簧状或螺旋线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效果,不易拉扯脱落,并且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也不易缠绕扭结,整个调节不需要外部设备参与,保留了引流管原有的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引流管本体上的磁铁环相互吸连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任一两个磁铁环吸连后对应引流管本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引流管本体局部拉直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一个磁铁环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引流管本体局部拉直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任一两个磁铁环吸连后对应引流管本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引流管本体1、磁铁环2、基础环部2.1、扇形磁铁片2.2、滑动槽3、凸起部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磁铁环;引流管本体呈弹簧状,磁铁环有多个,分别沿引流管本体长度方向同轴设于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相邻磁铁环之间保持轴向间距。引流管本体每圈设有至少两个磁铁环,引流管本体相邻圈数上的磁铁环相互磁吸配合。这里的每圈指的是弹簧状的引流管本体的螺旋圈,比如,该引流管本体的螺旋圈数为10,则每圈设有至少两个磁铁环,因此,该引流管本体上设有至少20个磁铁环,本实施例中,引流管本体的螺旋圈数为5,对应的磁铁环数为10。引流管本体的长度不局限于本实施例附图1、2中示意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的附图1、2可以仅仅是引流管本体的局部段。为了保证相邻圈数上的磁铁环可对准磁吸(或称吸连),制造时,先对拟设置磁铁环的位置进行标记,再安装磁铁环。具体为,将引流管本体压缩至如图2所示的弹簧管状,在引流管本体的外壁以平行于弹簧管状的轴向方向划至少两条标记线,划有标记线的引流管本体外壁对应套装磁铁环,本实施例中磁铁环内壁与引流管本体外壁用过胶水粘接。磁铁环可以是一整块磁铁,磁铁环也可以是包括基础环部和扇形磁铁片;参见图5,基础环部同轴套设于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扇形磁铁片沿基础环部周向设于其外壁,且相邻的扇形磁铁片之间保持周向间距。为了便于调整磁铁环的位置,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同轴的环形凹槽,基础环部同轴嵌设于环形凹槽内,基础环部与环形凹槽转动配合。因此,磁铁环可在引流管本体的环形凹槽上同轴转动,通过磁铁环的转动,可调节引流管本体相邻圈上的磁铁环相吸连或相断开,从而便于调节引流管本体的拉伸长度。以本实施例的引流管本体为例,引流管本体五个圈中的三个圈上的磁铁环相吸,而另外两个圈上的磁铁环上的扇形磁铁片相互错位,从而引流管本体的整体长度要介于如图1和如图2所示的引流管本体长度之间。采用上述方法,即可实现对引流管本体长度的调节。另外,由于引流管本体采用弹簧状,且引流管本体通常为塑料材料制备,因此具备一定的缓冲弹性效果,留置在患者的部位不易因拉扯而松动或脱落,现有的引流管都不具备这种效果。实施例2如图6、7、8所示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本实施例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平行于轴向的滑动槽;磁铁环内壁设有与滑动槽滑动配合的凸起部。参见图7,磁铁环可沿滑动槽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调节磁铁环的相对位置,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实现相邻磁铁环之间的磁吸或断开,以实现引流管本体长度的调节。本实施例的滑动调节方式相比实施例1的转动调节方式而言,可调节速度更快。实施例3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引流管本体呈螺旋线状,因此,引流管本体的展开和压缩后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弹簧状有所区别,但对应的磁铁环设置方式相同,同样可起到吸连的作用,并可调节引流管本体的长度。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引流管本体的各个磁铁环磁吸后,呈弹簧管状,占用较大的空间,而本实施例的引流管本体的各个磁铁环磁吸后,呈扁平的圆饼状,更便于放置和收纳,但可能会损失实施例1或2具备的缓冲弹性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和磁铁环;所述引流管本体呈弹簧状或螺旋线状,所述磁铁环有多个,分别沿所述引流管本体长度方向同轴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相邻所述磁铁环之间保持轴向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和磁铁环;所述引流管本体呈弹簧状或螺旋线状,所述磁铁环有多个,分别沿所述引流管本体长度方向同轴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相邻所述磁铁环之间保持轴向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每圈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磁铁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相邻圈数上的所述磁铁环相互磁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头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平行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蔚,杨猛,宫雪,
申请(专利权)人:吴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