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空气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液态空气储能系统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冷却过程中会冻结析出,将堵塞换热器流道,致使换热器无法生产;乙炔在冷箱中聚集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空气在进入冷箱液化前需要先利用分子筛纯化系统除去其所含有的水蒸汽、二氧化碳、乙炔等。传统的分子筛纯化系统需要在进气前配置制冷机组,以预冷进入分子筛纯化系统的空气,增大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分子筛再生时,也需要额外的配置电加热器,以加热再生气,尽可能多的带走杂质气体。在吸附和再生过程,均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能耗,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且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包括:液态空气储能单元、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膨胀发电单元和分子筛吸附塔自动再生单元。其中,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与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连接。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空气储能单元、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膨胀发电单元和分子筛吸附塔自动再生单元,/n其中,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与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连接,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连接,以使用液态空气进行膨胀发电,/n其中,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包括分子筛吸附塔(4),所述分子筛吸附塔自动再生单元连接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和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之间,以使用所述膨胀发电单元的排气进行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的再生流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空气储能单元、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膨胀发电单元和分子筛吸附塔自动再生单元,
其中,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与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连接,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连接,以使用液态空气进行膨胀发电,
其中,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包括分子筛吸附塔(4),所述分子筛吸附塔自动再生单元连接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和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之间,以使用所述膨胀发电单元的排气进行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的再生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空气储能单元还包括一级空气压缩机组(2)、预冷器(3)、二级空气压缩机组(5)、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6)、蓄冷器(7)、节流元件(8)、气液分离器(9)和低温储罐(10),所述预冷器(3)包括第一换热侧(H1),所述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6)包括第二换热侧(H2),所述蓄冷器(7)包括第三换热侧(H3),
其中,所述一级空气压缩机组(2)的出口与所述预冷器(3)的第一换热侧(H1)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侧(H1)的出口与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的入口连接,所述分子筛吸附塔(4)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组(5)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组(5)的出口与所述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6)的第二换热侧(H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侧(H2)的出口与所述蓄冷器(7)的第三换热侧(H3)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侧(H3)的出口与所述节流元件(8)的入口连接,所述节流元件(8)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9)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9)的液态空气出口与所述低温储罐(10)的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器(7)还包括第四换热侧(H4),所述预冷器(3)还包括第五换热侧(H5),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9)的气相空气出口与所述蓄冷器(7)的第四换热侧(H4)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四换热侧(H4)的出口与所述预冷器(3)的第五换热侧(H5)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五换热侧(H5)的出口与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组(5)的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空气释能单元包括低温泵(11),所述蓄冷器(7)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郭璐娜,陈六彪,崔晨,郭嘉,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