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16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遮阳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尽可能地避免室内空间的人出现眩光的感官体验。其中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亮度数据;其中,所述亮度数据包括第一亮度数据和第二亮度数据,所述第一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环境向室内空间透光的情形,所述第二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室内空间的亮度情形;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根据所述亮度数据,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改变所述亮度数据;其中,所述亮度数据的改变量通过所述目标位置参数确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针对防眩光的要求,参照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对亮度数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遮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遮阳装置在建筑上的应用愈加普遍,遮阳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进入室内空间的太阳热能、室外光线等,如通过对太阳热能的控制可以实现一部分的热量交换,如在热交换量较小的情形下,可以省去开启空调。通过对室外光线的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空间的亮度状况。如在采光较好且采光面积较大的情形下,通过对光线进行控制,通过减少光线的进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处于室内空间的人员产生眩光等体验,通过增加光线的进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间的亮度水平。以通过遮阳装置调节进入室内空间的光线为例,由于现有的遮阳装置在对光线进行调节时,相关的约束较少,因此便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对应于避免眩光的调整方向和对应于亮度增加的调整方向为相反的方向,因此调节方案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充分利用太阳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室内空间的人员出现眩光的感官体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配置于室内空间的透光区域的叶片部,通过调整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调节通过所述透光区域进入所述室内空间的光的通量,所述防眩光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亮度数据;其中,所述亮度数据包括第一亮度数据和第二亮度数据,所述第一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环境向室内空间透光的情形,所述第二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室内空间的亮度情形;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根据所述亮度数据,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改变所述亮度数据;其中,所述亮度数据的改变量通过所述目标位置参数确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基于两个亮度数据和对象的位置参数来针对防眩光的要求对叶片部的姿态进行调节。如叶片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叶片组,每个叶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叶片;在叶片部包括多个叶片组的情形下,驱动机构能够调整多个叶片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姿态,以便通过该姿态的调整来调节通过所述透光区域进入所述室内空间的光的通量。可以理解的是,叶片部中各个叶片组的具体结构、运动形式、活动范围等可以相同或者不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举例而言,叶片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三个叶片组,其中上方的叶片组可以大范围转动调节、中间的叶片组为角度固定不可调的结构、下方的叶片组可以小范围转动调节。其中,中间的叶片组的覆盖面积最小、上方的叶片组的覆盖面积最大。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包括: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获取多个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参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参数。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目标参数来针对防眩光的需求对叶片部的姿态进行调节。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获取多个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参数”包括: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判断对象是否处于目标空间;在对象处于目标空间的情形下,获取该对象的位置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空间为所述室内空间的子集。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针对目标空间的对象的位置数据来针对防眩光的需求对叶片部的姿态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眩光的影响范围往往不至于在室内空间的全范围,因此通过对目标空间进行合理的选取,能够在缩减数据采集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针对防眩光需求进行控制。示例性地,也可以将室内空间的全范围作为目标空间。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在对象处于目标空间的情形下,获取该对象的位置参数”包括:在对象处于目标空间且处于设定姿态的情形下,获取该对象的位置参数。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地缩减了确定目标位置参数所参考的数据。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参数为瞳孔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位置参数的一种具体的形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位置参数为瞳孔位置,这便需要将有效的对象解释为:对象的瞳孔位置必须处于能够被采集的方位。如可以一个人的两个瞳孔的连线的中点解释为人的瞳孔位置。在解释合理的情形下,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方式解释瞳孔位置,只要这样的解释能够基本准确地反映光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这样一来,前述的设定姿态与瞳孔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只要是瞳孔位置能够被采集到,对应的任意姿态都归为设定姿态;或者可以是:将设定姿态限定为某几种特定的姿态,在满足这几种特定的姿态的情形下,瞳孔位置能够被采集到的对象才被认定为有效的对象。相比前者,后者的范围相对更小。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定姿态包括固定姿态和行动姿态。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设定姿态的具体的形式。对于上述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姿态和所述行动姿态具有相应的优先级,所述的“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包括:在对象处于目标空间且处于设定姿态的情形下,获取该对象的位置参数;根据该对象的位置参数以及该对象所处的设定姿态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参数。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更准确地针对防眩光的需求对叶片部的姿态进行调节。举例而言,由于行动姿态的对象的位置可变,因此可通过姿态的主动调节来达到防眩光的效果,因此为处于行动姿态的对象配置较低的优先级,即:重点针对固定姿态的人进行瞳孔位置的采集。最极限的示例是:只采集处于固定姿态的对象的瞳孔位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可以理解的是,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现其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理解的是,该程序代码包括但不限于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配置于室内空间的透光区域的叶片部,通过调整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调节通过所述透光区域进入所述室内空间的光的通量,/n所述防眩光控制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亮度数据;/n其中,所述亮度数据包括第一亮度数据和第二亮度数据,所述第一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环境向室内空间透光的情形,所述第二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室内空间的亮度情形;/n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n根据所述亮度数据,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改变所述亮度数据;/n其中,所述亮度数据的改变量通过所述目标位置参数确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配置于室内空间的透光区域的叶片部,通过调整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调节通过所述透光区域进入所述室内空间的光的通量,
所述防眩光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亮度数据;
其中,所述亮度数据包括第一亮度数据和第二亮度数据,所述第一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环境向室内空间透光的情形,所述第二亮度数据用于表征室外室内空间的亮度情形;
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
根据所述亮度数据,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叶片部的姿态以改变所述亮度数据;
其中,所述亮度数据的改变量通过所述目标位置参数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确定处于室内空间的对象的目标位置参数”包括:
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获取多个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参数;
根据所述位置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获取多个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参数”包括:
在所述室内空间的对象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判断对象是否处于目标空间;
在对象处于目标空间的情形下,获取该对象的位置参数;
其中,所述目标空间为所述室内空间的子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装置的防眩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对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静张金花王宪章薛刚熊亚选王志勇吕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