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1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锁具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包括外面板,所述外面板上通过转轴安装有输入面板,所述输入面板上具有输入区,所述转轴与斜锁舌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面板中设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中设有指纹识别模块,通过可旋转的输入面板的设置,在进行密码输入时,输入面板旋转为水平,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方便的进行密码输入,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输入面板中集成图像记录模块,在输入面板的旋转过程中,记录并识别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识别角度更大,识别速度更快,并且,由于角度更大的原因,可充分记录使用者的图像信息,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为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门上的锁体安装位置一般为固定位置,在门进行制作时就已经确定好,所以,智能锁的安装高度一般无法调节,现阶段的智能锁的输入面板均为竖直面板,对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输入密码时需要弯腰进行输入,较为费力,并且,现阶段的智能门锁一般都具有把手,把手将智能门锁的整体性破坏,导致智能门锁的整体美观性下降,另外,由于门锁的安装位置较低,拍摄人脸较为困难,难以集成人脸识别功能进行开锁,同时也导致门锁无法具有较好的图像记录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安装位置固定导致的使用不便和解锁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包括外面板,所述外面板上通过转轴安装有输入面板,所述输入面板上具有输入区,所述转轴与斜锁舌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面板中设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中设有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面板通过连接体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输入面板与所述连接体通过调整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面板设有输入区一侧设有图像记录模组。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部中与手指接触一侧的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把手部中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凹陷。进一步地,所述把手部中设有加热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面板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2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面板的旋转角度在0°—90°范围内时不驱动斜锁舌动作,所述输入面板的旋转角度90°—120°范围内时驱动斜锁舌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中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外侧面安装有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可旋转的输入面板的设置,在进行密码输入时,输入面板旋转为水平,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方便的进行密码输入,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输入面板中集成图像记录模块,在输入面板的旋转过程中,记录并识别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识别角度更大,识别速度更快,并且,由于角度更大的原因,可充分记录使用者的图像信息,安全性更高;在输入面板中设置把手部,省去了传统把手,智能门锁的零件更少,成本更低,同时锁体整体的美观性也得到了提高;在把手部中设有加热机构,避免了在寒冷地区使用时,把手温度较低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舒适性;通过调整轴的设置,可自由的选择输入面板的朝外一侧,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的正视图;图3是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的输入区朝外时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的把手部朝外时侧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指纹识别模块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包括内面板、锁体和外面板3,外面板3上通过转轴6安装有输入面板1,输入面板1上具有输入区5,转轴6与斜锁舌传动连接,输入面板1中设有把手部8,把手部8中设有指纹识别模块9。输入面板1在解锁信息识别成功后,输入面板1可在指定旋转范围内带动斜锁舌动作。输入面板1通过连接体4与转轴6连接,输入面板1与连接体4通过调整轴7连接。输入面板1可绕连接体4进行360°转动。外面板3中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转轴6连接,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外面板3中的马达。马达驱动转轴6转动使输入面板1旋转为水平后,马达自锁,使输入面板1保持水平,解锁信息识别成功后,总控制器向马达发出解除自锁指令,此时输入面板1可自由旋转,并带动斜锁舌收缩完成解锁动作,开门后,输入面板1自由下降恢复竖直状态。优选地,转轴6处安装有阻尼机构,开门后,输入面板1缓慢下降恢复竖直状态。将输入面板1绕转轴6旋转90°后,可使输入面板1绕调整轴7旋转,调整输入面板1的朝外一侧,用户可选择更适用于自身使用习惯的方式。如图4,将输入面板1旋转为把手部8朝向外侧后,用户可在客户端对马达进行设置,使用者靠近门锁后,马达不启动,用户可直接将手伸入到把手部8的位置,在抬起输入面板1的过程中进行指纹识别并解锁。输入面板1设有输入区5一侧设有图像记录模组2,图像记录模组2与解锁模块电连接,图像记录模组2具有图像识别以及记录的功能,在输入面板1由竖直旋转为水平的过程中,图像记录模组2可持续进行图像的识别和记录,从而得到更大范围和更多角度的图像,解决了现有智能门锁安装高度角度导致的无法识别到人脸的问题,并且由于范围更大、角度更多,使得识别速度更快,从而达到更快的解锁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记录的图像信息更多,安全性更高,记录的图像信息可上传到网络,可在客户端或室内显示屏查看。指纹识别模块9设置在把手部8中与手指接触一侧的位置处,从而将手指伸入把手部8中时,手指直接与指纹识别模块9接触进行识别解锁,解决了现阶段门锁指纹识别后还要移动手部至把手处进行开锁的问题,提高使用便捷性。把手部8中设有用于安装指纹识别模块9的凹陷,凹陷的设置是的用户更容易定位指纹识别模块9的所在位置。把手部8中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为设置在把手部8内壁中的电热丝,在用户开锁的过程中迅速对把手部8进行加热,避免把手部8温度较低冰手的问题,用户可在客户端处进行设置加热温度或是否启动加热功能。输入面板1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20°。输入面板1的旋转角度在0°—90°范围内时不驱动斜锁舌动作,输入面板1的旋转角度90°—120°范围内时驱动斜锁舌动作,在解锁成功后,向上抬起输入面板1,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斜锁舌收缩,此时可进行开门动作。外面板3外侧面安装有红外感应模块10,红外感应模块10与驱动机构电连接,当有人靠近门锁指定距离后,红外感应模块10发出指令,驱动机构启动使转轴6转动。智能门锁中还包括大容量电池。还包括有总控制器,输入区5、指纹识别模块9和图像记录模组2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识别成功后,总控制器箱锁体中的解锁模块发出解锁指令。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面板(3),所述外面板(3)上通过转轴(6)安装有输入面板(1),所述输入面板(1)上具有输入区(5),所述转轴(6)与斜锁舌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面板(1)中设有把手部(8),所述把手部(8)中设有指纹识别模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面板(3),所述外面板(3)上通过转轴(6)安装有输入面板(1),所述输入面板(1)上具有输入区(5),所述转轴(6)与斜锁舌传动连接,所述输入面板(1)中设有把手部(8),所述把手部(8)中设有指纹识别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面板(1)通过连接体(4)与所述转轴(6)连接,所述输入面板(1)与所述连接体(4)通过调整轴(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面板(1)设有输入区(5)一侧设有图像记录模组(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9)设置在所述把手部(8)中与手指接触一侧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机工程友好型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8)中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庆伟黄兴主祝志凌桑胜伟郝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