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10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艾灸床床板下方的床体内设置有艾灸装置,床体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凸轮,艾灸装置下方设置有回型轨道,凸轮耦接在回型轨道上,床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艾灸装置上方设置有加热元件,马达、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主控器连接,床体底部设置有自锁万向脚轮,利用本艾灸床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艾灸装置的升降运动,实现对人体穴位的雀啄式艾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床,特别涉及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灸疗是中国传统医疗学中一种神奇有效的医药技术,广泛应用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强身和养生延寿。主要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在炙疗时,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手持燃着的艾条,在穴位上实施灸法,工作量大、浪费人员的精力和时间,灸法单一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另外,目前的艾灸床大多是为了艾条或艾柱能够熏烤到人体部位,采用艾灸盘能前后移动,但是,有些部位只通过前后艾条或艾柱不能熏烤到位,造成艾灸效果不好。因此,对相关装置进行改进,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的艾灸方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花费时间多,治疗方式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其目的是通过艾灸装置的升降运动,实现对人体穴位的雀啄式艾灸,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轻度,改善艾灸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包括床体,床体上方设置的床板,所述床板下方的床体内设置有艾灸装置,床体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凸轮,艾灸装置下方设置有回型轨道,凸轮耦接在回型轨道上,床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艾灸装置上方设置有加热元件,马达、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主控器连接,床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脚轮;进一步,所述艾灸装置为框架结构或箱体结构,其上部设置有托盘,托盘上安装有多个加热元件,艾灸装置两端滑动设置在床体内的垂直滑轨上,托盘与床底之间设置有艾灸装置的升降空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马达,马达通过支架设置在床体底部上方,马达输出轴上设置有凸轮,凸轮耦接在艾灸装置下方的回型轨道上;进一步,所述艾灸装置长度小于床体长度,艾灸装置一端与相对的床体之间设置有净烟装置,艾灸装置另外一端与相对的床体之间设置有主控器,净烟装置包括内部设置的净烟网板和净烟网板下方设置的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正下方设置有出风口;进一步,所述床板为中空品字型结构,中空品字型结构正对人体仰卧床面的脊柱和上下肢穴位,床板上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有多个小孔;进一步,所述床体长度方向外侧设置门,门通过合页与床体铰接。本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床板下方的床体内设置艾灸装置,可利用艾灸装置上点燃的艾条或艾棒对躺卧在床板上的患者进行灸疗,通过将驱动装置的凸轮耦接在回型轨道上,可利用在马达驱动凸轮做圆周运动,进而驱使艾灸装置上下移动,实现人体穴位进行雀啄灸;通过在床板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在艾灸装置上方的托盘上设置加热元件,并将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与主控器连接,可根据检测温度调节对艾条或艾棒的加热温度;通过在床体底部设置自锁万向脚轮,可根据需要对艾灸床随意移动或定位;通过在艾灸装置一端与相对的床体之间设置有净烟装置,可利用轴流风机经净烟网板将艾条或艾棒燃烧的多余烟气排出;通过在床板上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上设置多个小孔,有利于艾烟和热量的外渗,对相应的穴位进行灸疗;通过在床体长度方向外侧铰接设置门,一方面可提高艾灸床的美观,另外,还便于艾灸或艾棒的设置,燃烧余烬的处理。利用本艾灸床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艾灸装置的升降运动,实现对人体穴位的雀啄式艾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辅图。附图中:床体1、艾灸装置2、马达3、凸轮4、床板5、净烟网板6、轴流风机7、滑轨8、滑块9、托盘10、温度传感器11、加热元件12、上隔热板13、下隔热板14、自锁万向脚轮15、马达支架16、主控器17、门18、合页19、门锁20、回型轨道21、出风口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艾灸床包括床体1,床体1上方设置的床板5,所述床板5下方的床体内设置有艾灸装置2,床体1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凸轮4,艾灸装置2下方设置有回型轨道21,凸轮4耦接在回型轨道21上,床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艾灸装置上方设置有加热元件12,温度传感器11和加热元件12均与主控器连接,床体1底部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脚轮15。图4为本技术局部辅图,艾灸装置2设置在床体1内部,所述的床体1下方底部安装马达支架16,马达3固定在马达支架16上,马达3上旋转轴端安装有凸轮4,凸轮4另外一端轴耦接在艾灸装置2下方的回型轨道21上,马达3的驱动凸轮4做圆周运动。所述艾灸装置2为框架结构或箱体结构,艾灸装置2的两端安装滑块9,艾灸装置2的两端对应的床体1上设置有垂直方向的滑轨8,所述的床体1船只方向上的滑轨8与艾灸装置2两端的滑块9滑动连接,在马达3驱动凸轮4做圆周运动,凸轮4圆周运动驱动艾灸装置2下方上下往复移动。所述的艾灸装置2上部设置有托盘10,托盘10采用金属材料或者耐高温阻燃纤维材料。在托盘10上安装有2-12个加热元件1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10个加热元件12,加热元件12用于艾条或者艾柱的点燃火源。在床体1正上方安装有床板5,床板5中空呈品字型,正对仰卧在床板上人体的脊柱和上下肢穴位,在床板5上设置有隔热板,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包括上隔热板13和下隔热板14,所述上隔热板13和下隔热板14上有多个小孔,小孔于艾条或者艾柱燃烧后艾烟和热量的外渗。所述的床板5下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和反馈床体内部温度。床体1正面设置有门18,门18通过合页19与床体1铰接,在门18上安装有门锁20,方便清理和维修。所述的床体1一端部内侧安装有净烟装置,净烟装置内部设置有净烟网板6和轴流风机7,轴流风机7设置在净烟网板6下方,轴流风机7正下方设置有出风口22,床体1的另外一端部内侧设置有主控器17。床体1底部四边角分别安装有四个自锁万向脚轮15,方便艾灸床的移动。所述的床体1内部安装的马达4、温度传感器11和加热元件12均连接主控器17。本技术通过在床板5下方的床体1内设置艾灸装置2,可利用艾灸装置2上点燃的艾条或艾棒对躺卧在床板1上的患者进行灸疗,通过将驱动装置的凸轮4耦接在回型轨道21上,可利用在马达3驱动凸轮4做圆周运动,进而驱使艾灸装置2上下移动,实现人体穴位进行雀啄灸;通过在床板5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11并在艾灸装置2上方的托盘10上设置加热元件12,并将温度传感器11和加热元件12与主控器17连接,可根据检测温度调节对艾条或艾棒的加热温度;通过在床体底部设置自锁万向脚轮15,可根据需要对艾灸床随意移动或定位;通过在艾灸装置2一端与相对的床体之间设置有净烟装置,可利用轴流风机7经净烟网板6将艾条或艾棒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包括床体,床体上方设置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床体内设置有艾灸装置,床体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凸轮,艾灸装置下方设置有回型轨道,凸轮耦接在回型轨道上,床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艾灸装置上方设置有加热元件,马达、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主控器连接,床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包括床体,床体上方设置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床体内设置有艾灸装置,床体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凸轮,艾灸装置下方设置有回型轨道,凸轮耦接在回型轨道上,床板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艾灸装置上方设置有加热元件,马达、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主控器连接,床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装置为框架结构或箱体结构,其上部设置有托盘,托盘上安装有多个加热元件,艾灸装置两端滑动设置在床体内的垂直滑轨上,托盘与床底之间设置有艾灸装置的升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雀啄式移动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马达,马达通过支架设置在床体底部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关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