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09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器、连接杆和稳定板,所述按压器设置在连接杆中部,所述稳定板安装在连接杆底部;所述按压器包括固定环、连接台、按压杆、力传感器、压力表和按压垫,所述固定环安装所述连接台中部,所述按压杆设置在连接台顶端中部,压力表设置在按压杆的横杆中部,所述按压垫设置在连接台底端,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垫和连接台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医生进行5cm深度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按压时装置始终为垂直按压。压力表能显示每次按压的力度,方便施救者能够均匀对胸外施压,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宽度和高度均可以调整,使用灵活方便,按压时患者不会左右移动,患者重量使按压装置稳定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因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以及电击伤、挤压伤、严重创伤、踩踏伤、溺水、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通常采用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防止加重脑部缺氧,目前,对于因心脏骤停而必须抢救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进行胸外按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下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传统的手动心肺复苏对人的操作要求高,由于采用手动按压,很难每次都保持在5cm的按压深度,如果按压过深,可能会导致骨折,如果按压过浅,会起不到作用,且难以均匀保持按压力度。目前心肺复苏机械设备出现,利用机械往复按压代替手动按压,但目前的心肺复苏设备是简单底座进行支撑,一方面进行需要往复按压患者,简单的支撑稳定性不佳,容易导致设备晃动,导致按压效果不好,另外往复的按压可能也会使得患者身体晃动,导致按压点偏移,按压效果不佳,影响抢救效果。患者的身宽、胖瘦和年龄各不相同,现有的按压装置适应性不佳,调节性差,对肥胖患者和儿童患者使用不稳定。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固定按压距离,稳定性、适应性好的手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器、连接杆和稳定板,所述按压器设置在连接杆中部,所述稳定板安装在连接杆底部;所述按压器包括固定环、连接台、按压杆、力传感器、压力表和按压垫,所述固定环安装所述连接台中部,固定环内侧设置有凸台,连接台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卡合在所述凹槽内,凹槽比凸台高5cm,使连接台能以连接环为轴心上下移动,所述按压杆设置在连接台顶端中部,呈T型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按压杆的横杆中部,所述按压垫设置在连接台底端,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垫和连接台之间并通过线路与压力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固定环两侧,整体呈U型,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均可伸缩;所述稳定板为方形0.5-1cm厚的薄板,边缘进行倒角,在所述连接杆的左右竖杆底端各设置一块。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台的凹槽上下壁面上设置有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杆的横杆两端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垫使用橡胶材质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方便医生进行5cm深度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避免按压时难以均匀掌握按压深度导致按压过深或过浅影响抢救效果的问题,施救者可以使用不同按压姿势,但装置始终为垂直按压,减轻按压者的劳累度。(2)本技术能够通过压力表得出每次按压的力度,方便施救者能够均匀对胸外施压,根据患者的年纪掌控按压力度,成年人的按压力度比儿童大,也可方便医学生训练时练习使用掌握按压力度。(3)本技术的宽度和高度可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身宽的人群,同时高度可调节使得按压深度也可以进行调整,在5cm的基础按压深度向上调高1cm装置高度,则使得按压深度变为4cm,因此使装置适用于儿童及婴儿的按压救治。(4)本技术稳定性好,胸外按压时按压点不会偏移,确保抢救效果不受影响,按压时患者处于按压器下方,将稳定板滑入患者身下,连接杆卡在患者身侧,按压时患者不会左右移动,患者的重量使按压装置稳定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的按压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按压器、11-固定环、12-连接台、13-按压杆、14-压力表、15-按压垫、2-连接杆、3-稳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2所示,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按压器1、连接杆2和稳定板3;所述按压器1设置在连接杆2中部,能够对准患者胸部的中央进行按压,所述稳定板3安装在连接杆2底部,救治时患者躺于稳定板3上,以自身体重保持按压装置不发生上下位移;所述按压器1包括固定环11、连接台12、按压杆13、压力表14、按压垫15,所述固定环11安装在所述连接台12中部,固定环11内侧设置有凸台,连接台12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台12的凹槽上下壁面上设置有缓冲层121,能够缓冲上下按下时对装置本体的撞击力的撞击声,所述凸台卡合在所述凹槽内,凹槽比凸台高5cm,使连接台12能以连接环11为轴心上下移动5cm的距离,确保胸外按压时每次按压深度均为5cm,所述按压杆13设置在连接台12顶端中部,呈T型结构,所述压力表14设置在按压杆13的横杆中部,所述按压杆13的横杆两端设置有防滑纹,按压时施救者手握横杆的防滑纹区域,所述按压垫15设置在连接台12底端,使用橡胶材质制作,不会对患者胸部产生损伤,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垫15和连接台12之间并通过线路与压力表14连接,力传感器受力后压力表14指针偏转显示压力的大小;所述连接杆2设置在固定环11两侧,整体呈U型,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均可伸缩改变装置的宽度和高度;所述稳定板3为方形0.5-1cm厚的薄板,边缘进行倒角,在所述连接杆2的左右竖杆底端各设置一块,所述连接杆2位于左端的竖杆安装在稳定板3左侧,位于右端的竖杆安装在稳定板3右侧,按压时患者压住稳定板3。本技术使用时的应用为:使用时,将连接杆2伸展到最长宽度,再缩短连接杆2将稳定板3滑入患者身下,使连接杆2卡在患者身侧,调整连接杆2的高度,将按压器1抵触在患者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上,施救者双手握在按压杆13防滑纹段上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每次下压深度均为5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再进行下一次按压,若要改变每次下压的深度,调高装置的高度即可。本技术方便医生进行5cm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器、连接杆和稳定板,所述按压器设置在连接杆中部,所述稳定板安装在连接杆底部;所述按压器包括固定环、连接台、按压杆、力传感器、压力表和按压垫,所述固定环安装所述连接台中部,固定环内侧设置有凸台,连接台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卡合在所述凹槽内,凹槽比凸台高5cm,所述按压杆设置在连接台顶端中部,呈T型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按压杆的横杆中部,所述按压垫设置在连接台底端,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垫和连接台之间并通过线路与测力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固定环两侧,整体呈U型,包括伸缩横杆和伸缩竖杆;所述稳定板为方形0.5-1cm厚的薄板,边缘进行倒角,在所述连接杆的左右竖杆底端各设置一块,所述连接杆位于左端的竖杆安装在稳定板左侧,位于右端的竖杆安装在稳定板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症重症用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器、连接杆和稳定板,所述按压器设置在连接杆中部,所述稳定板安装在连接杆底部;所述按压器包括固定环、连接台、按压杆、力传感器、压力表和按压垫,所述固定环安装所述连接台中部,固定环内侧设置有凸台,连接台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卡合在所述凹槽内,凹槽比凸台高5cm,所述按压杆设置在连接台顶端中部,呈T型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按压杆的横杆中部,所述按压垫设置在连接台底端,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垫和连接台之间并通过线路与测力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固定环两侧,整体呈U型,包括伸缩横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春黄睿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