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21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导轨框,其中,所述导轨框由两根平行的导轨首尾固定连接成的框体,所述导轨框中间固定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中固定有垂直的中心活塞组件,所述中心活塞组件下方固定有按压垫片;所述导轨框下方可滑动地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滑臂,两个所述滑臂相对的方向中对称地设有侧压瓦组件,且每个侧压瓦组件与滑臂间还设有侧活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患者胸前,能够在对胸部中心按压的间歇通过侧向按压进行主动减压,并通过导热片对人体进行降温,实现低温诱导,自动除颤器能够配合中心活塞组件和侧活塞的按压周期进行除颤,提高心肺复苏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外的突发性心脏骤停(SCA)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肺复苏(CPR)期间的胸外按压仍然是针对患有突然的心脏骤停的患者的少数经证实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向关键器官(大脑和心脏-肌肉)供血直到希望自发循环恢复。根据欧洲心肺复苏指南,快而深的胸部按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尽可能将体温降低到32摄氏度到34摄氏度是新版指南强力推荐的三大措施。目前专家已对在心跳骤停后及早除颤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现有指南建议当院外心跳骤停事件被目击或者发生院内心跳骤停事件时,急救人员应当立刻进行CPR和尽早使用除颤器,但是,现有技术中,当急救人员到患者现场时,机械式胸部按压设备和除颤器需要分别进行穿戴,并且穿戴按压设备往往还需要移动或抬起患者,容易延误救援时间;有研究表明,按压曲线(胸部被压缩和减压的速度),胸部按压的频率,深度和工作周期会影响CPR期间获得的血流量和压力,配合地进行除颤会增加除颤成功率和存活率,但现有的按压设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导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框(1)由两根平行的导轨首尾固定连接成的框体,所述导轨框(1)中间固定有中心座(2),所述中心座(2)中固定有垂直的中心活塞组件(4),所述中心活塞组件(4)下方固定有按压垫片(5);/n所述导轨框(1)下方可滑动地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滑臂(3),两个所述滑臂(3)相对的方向中对称地设有侧压瓦组件(7),且每个侧压瓦组件(7)与滑臂(3)间还设有侧活塞(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导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框(1)由两根平行的导轨首尾固定连接成的框体,所述导轨框(1)中间固定有中心座(2),所述中心座(2)中固定有垂直的中心活塞组件(4),所述中心活塞组件(4)下方固定有按压垫片(5);
所述导轨框(1)下方可滑动地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滑臂(3),两个所述滑臂(3)相对的方向中对称地设有侧压瓦组件(7),且每个侧压瓦组件(7)与滑臂(3)间还设有侧活塞(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臂(3)间的两侧相向的设有两根伺服伸缩杆(6),所述伺服伸缩杆(6)的缸体和杆体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滑臂(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臂(3)相向地固定有多根与导轨框(1)和滑臂(3)垂直的连接杆(8),每根所述连接杆(8)中分布有多个缓冲垫片(9),同一滑臂(3)上的每个缓冲垫片(9)共同连接到侧压瓦组件(7)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臂(3)中固定有沿导轨框(1)的方向延伸的对中齿条(11),且所述对中齿条(11)通过固定在中心座(2)中的限位块(22)与中心座(2)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中心座(2)的中心处有齿圈(21),所述齿圈(21)分别与两根对中齿条(11)啮合,所述齿圈(21)与中心座(2)和/或中心活塞组件(4)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可调式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活塞组件(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与中心座(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1)两侧可转动地设有主动轴(12),所述主动轴(12)在外壳(41)内各固定有凸轮(42);
两个所述凸轮(42)长轴远离基圆圆心的方向通过偏心轴(46)固定连接到一起,所述偏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帅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