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05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涉及印染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印染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染布料放置到印染机中,将移动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绕卷机上,接通电源,进行预加热和预加压,预加热和预加压;S2:绕卷机工作,使得染布依次经过加热区、高压印染区、第一泄压区、低压印染区、第二泄压区、高压稳固区和干燥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加热区的预加热,可以依次进行多次的喷涂,一次性的工作,保证工作的效率,提高产能,无水印染,保证整体环境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
技术介绍
印染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原始的印染方式一般都是利用染缸进行印染,会污染大量的水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水印染技术渐渐成熟,能够进行染布的工作。但是现有的污水印染整体上对燃料的材料以及的工艺过于苛刻,在印染时,需要进行很高的高压,然后较长时间的扩散,才能进行印染,使得整体的效率减低,产能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解决了印染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染布料放置到印染机中,将移动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绕卷机上,接通电源,进行预加热和预加压,预加热和预加压;S2:绕卷机工作,使得染布依次经过加热区、高压印染区、第一泄压区、低压印染区、第二泄压区、高压稳固区和干燥区,依次进行预加热、高压印染、泄压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待染布料放置到印染机中,将移动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绕卷机上,接通电源,进行预加热和预加压;/nS2:绕卷机工作,使得染布依次经过加热区、高压印染区、第一泄压区、低压印染区、第二泄压区、高压稳固区和干燥区,依次进行预加热、高压印染、泄压吸收、低压稳固、环境适应、高压稳固和布料干燥;/nS3:连接下一批染布,减少布料损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染布料放置到印染机中,将移动的一端固定连接到绕卷机上,接通电源,进行预加热和预加压;
S2:绕卷机工作,使得染布依次经过加热区、高压印染区、第一泄压区、低压印染区、第二泄压区、高压稳固区和干燥区,依次进行预加热、高压印染、泄压吸收、低压稳固、环境适应、高压稳固和布料干燥;
S3:连接下一批染布,减少布料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加热区温度为100~140摄氏度,干燥区温度为140~180摄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高压印染区压力为2~4个大气压,低压印染区压力为1.5~1.8个大气压,高压稳固区的压力为2~3个大气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高压印染区、低压印染区和高压稳固区的温度稳定在120~16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S3中所用印染设备包括应用于密封固定的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内依次设置有干燥腔(2)、高压稳固腔(14)、第二泄压腔(13)、低压印染腔(12)、第一泄压腔、高压印染腔(11)和预热腔(9),所述干燥腔(2)内设置有与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干燥装置(16),所述高压稳固腔(14)、低压印染腔(12)和高压印染腔(11)上均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出料装置(7),所述出料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与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辅助装置(10),所述第二泄压腔(13)和第一泄压腔上均连接有排气装置(6),所述预热腔(9)内固定连接有加热板(8),两个所述加热板(8)、出料装置(7)、辅助装置(10)和干燥装置(16)之间均连接有染布(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分散染料的无水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16)包括与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第一伸缩杆(161),所述第一伸缩杆(1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3),所述移动板(163)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移动板(163)固定连接的加热板(164),所述加热板(16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162),所述移动板(163)的一侧设置有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进气管,所述移动板(163)的上方设置有与工作箱(1)固定连接的出气管(19),且出气管(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处理箱(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建华朱显保徐卫东夏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赵市华达染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