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治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04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升降治疗车,包括:移动架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升降板,位于架体上方并与架体滑动连接;升降机构,安装架体上,用于驱动升降板上移或下移;其中,升降机构包括:齿条,竖直地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面;传动轴,一端安装有蜗轮,另一端安装有齿轮,传动轴安装在移动架体上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螺杆,安装在架体上并与蜗轮啮合;旋转手柄,安装在蜗杆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能够对高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身高护士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治疗车
本技术涉及卫生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治疗车。
技术介绍
为避免医护人员来回奔波护士站以及病房,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多医院均配备有治疗车供医护人员使用。医护人员可将多个患者的药品以及所需的器材放置在治疗车,继而携带治疗车至病房进行作业。现有技术中的治疗车为固定高度,对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而言,治疗车的高度并不总是最合适的,这使得治疗车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治疗车,能够适配不同身高的护士,从而方便护士使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治疗车,包括:移动架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升降板,位于架体上方并与架体滑动连接;升降机构,安装架体上,用于驱动升降板上移或下移;其中,升降机构包括:齿条,竖直地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面;传动轴,一端安装有蜗轮,另一端安装有齿轮,传动轴安装在移动架体上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螺杆,安装在架体上并与蜗轮啮合;旋转手柄,安装在蜗杆端部。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转动板,安装在升降板的一侧;支杆,一端与架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板抵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盛物篮,安装在架体上。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丝杠,竖直地安装在移动架体上;两根导向杆,竖直地安装在移动架体上并位于丝杠的两侧;升降块,安装在丝杠上;竖直板,与两根导向杆滑动连接并与升降块相抵;多个药盒,安装在竖直板的侧面。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固定夹,安装在竖直板上,用于固定记事本。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垃圾箱,安装在移动架体上,用于盛放垃圾。在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抽屉,可滑动地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面。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可升降治疗车,因为传动轴安装在移动架体上,升降板通过齿条与传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移动架体上并与传动轴上的蜗轮相啮合。在旋转手柄时,螺杆随手柄一同转动,并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上的蜗轮,继而驱动齿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上移或下移,继而调整升降板的高度。所以护士可通过操作手柄将升降板调整到与自身相适配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升降治疗车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架体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U形件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升降治疗车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升降治疗车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升降治疗车100包括移动架体1、盛物篮2、药瓶箱3、升降板4、抽屉5、支杆6、转动板7、升降机构8、竖直板9、导向杆10、升降块11、丝杠12、药盒13以及固定夹14。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架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架体1包括底座101、万向轮102、支架103以及推手104。底座101为长方形的不锈钢板。四个万向轮102分别安装在底座101底面的四个角部。支架103包括第一立框、第二立框以及两根横杆,第一立框的底端焊接在底座101上且靠近底座101的左侧。第二立框的底端焊接在底座101上且靠近底座101的中心。两根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立框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立框连接。推手104竖直地焊接在底座101的顶面并位于底座101的右侧。盛物篮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推手104上,用于收纳洗手液。垃圾箱3放置在底座101的顶面并位于推手104的下方。垃圾箱3包括生活垃圾箱以及医疗垃圾箱,生活垃圾箱用于放置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箱用于放置医疗垃圾。升降板4为矩形的不锈钢板,在升降板4的左端部具有两个导向孔,升降板4通过两个导向孔套设在推手104上,从而与移动架体1可滑动连接。升降板4底面的左端部以及右端部均安装有两个竖板,抽屉5可滑动地安装在竖板上。如图1所示,支杆6的一端与位于升降板4右端的竖板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转动板7的一端与升降板4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7通过支杆6进行支撑,使得转动板7的顶面与升降板4的顶面相平齐,从而增加治疗车的操作平面,避免因操作平面小而至污染情况发生。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U形件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8包括立座81、U形件82、齿条83、螺杆84、传动轴85以及旋转手柄86。立座8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立框的顶端,在立座81上具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内嵌设有旋转轴承。U形件82包括长板、短板以及弧板。其中,弧板为半圆形板,弧板上具有两个贯穿孔,两个螺栓穿设在贯穿孔内从而将U形件82以开口朝上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立框上。短板的一端连接在弧板的一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弧板的开口远离。短板上具有支撑孔,支撑孔内嵌设有旋转轴承。长板的一端连接在弧板的另一端,长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弧板的开口远离。长板上具有让位槽,让位槽的两侧具有支撑座。在本实施例中,短板的两个侧面与弧板的两个侧面平齐,长板的一侧面与弧板的一侧面平齐,另一侧面超出弧板的另一侧面。齿条8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地安装在升降板4的底面且靠近升降板4的中心。螺杆84通过两个旋转轴承分别与U形件82以及第一立框转动连接。传动轴85的两端分别与U形件82上的支撑座转动连接。传动轴85的一端安装有与齿条83相啮合的齿轮,另一端安装与螺杆84相啮合的蜗轮。旋转手柄86安装在螺杆84的外端。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升降治疗车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竖直板9反面的底端具有横板,沿横板的长度方向具有三个贯穿孔。导向杆10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01上,顶端穿设横板端部的贯穿孔,从而对竖直板9进行导向。升降块11安装在横杆中间的贯穿孔处,升降块11上具有与内螺纹。丝杠12的底端与底座101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升降块11并与升降块1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转动丝杠12,在丝杠12的顶端安装有操作手柄。四个药盒13安装在竖直板9正面的底端,用于收纳不用的医疗器材。固定夹14安装在竖直板9上并位于的有右侧,用于放置记事本。护士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治疗车100时,根据自身身高调整治疗车的高度,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架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n升降板,位于所述架体上方并与所述架体滑动连接;/n升降机构,安装所述架体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移或下移;/n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n齿条,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面;/n传动轴,一端安装有蜗轮,另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体上使得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n螺杆,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蜗轮啮合;/n旋转手柄,安装在所述螺杆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架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升降板,位于所述架体上方并与所述架体滑动连接;
升降机构,安装所述架体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移或下移;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齿条,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面;
传动轴,一端安装有蜗轮,另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体上使得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螺杆,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蜗轮啮合;
旋转手柄,安装在所述螺杆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治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板,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一侧;
支杆,一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治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盛物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