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胫骨髓腔骨水泥棒以及制作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胫骨髓腔骨水泥棒以及制作模具。
技术介绍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发生的慢性感染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感染的存在,骨折愈合不佳甚至不愈合,如何及时控制感染并有效固定骨折则是治疗骨髓炎的关键。目前控制胫骨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的经典方法为:将原髓内钉取出,在胫骨远端开孔,将髓腔彻底扩髓清创,然后在髓腔内以自制抗生素骨水泥棒占位,骨折两端予以外固定架固定。现有的自制抗生素骨水泥棒中间的内芯一般为长的克氏针,骨水泥棒一般为术者在术中临时将骨水泥揉搓成细条状;或者将克氏针置于引流管中,然后在引流管中注入骨水泥,待骨水泥硬化后,再以刀片将引流管切开剥出骨水泥棒。上述两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将骨水泥通过人工揉搓成型很难保证大小均匀一致,甚至难以估计是否能插入髓腔,并且骨水泥从调制到硬化时间短,揉搓成均匀一致的骨水泥棒,这需要术者有很强的经验。二、将骨水泥注入引流管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在骨水泥硬化之后,骨水泥与引流管粘连在一起,剥除引流管较为困难。而且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塑型出胫骨近端髓腔的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水泥棒本体,所述骨水泥棒本体的外壁上沿骨水泥棒本体轴向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骨水泥棒本体的近端和远端,所述骨水泥棒本体的近端为与胫骨近端髓腔相匹配的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水泥棒本体,所述骨水泥棒本体的外壁上沿骨水泥棒本体轴向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骨水泥棒本体的近端和远端,所述骨水泥棒本体的近端为与胫骨近端髓腔相匹配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槽以骨水泥棒本体中心轴为中心对称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水泥棒本体内沿中心轴方向设有供内芯插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5mm。
5.一种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制作模具,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髓腔骨水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凹模和下凹模,所述上凹模和下凹模内设有相互对应的、与骨水泥棒本体大小、尺寸相匹配的多个模具槽,多个模具槽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上凹模和下凹模内在与骨水泥棒本体远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与模具槽垂直布设的卡槽,多个卡槽沿模具槽长度方式平行布设,所述卡槽内放置有用于限定模具槽长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亮,林涨源,朱勇,王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