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的方法及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的方法及材料。
技术介绍
与其他碳材料相比,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等非凡性能而备受关注。在过去几十年里,石墨烯的流动性、导电性、坚硬度、催化性能等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催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人们在高效构建石墨烯方面采取了不同策略,包括模板CVD、蚀刻沉淀以及丝网印刷和喷墨印刷等印刷技术。然而,这些方法通常有昂贵的仪器、复杂的工艺或额外的模板需求的限制等。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本专利技术采用价格低廉、环保、易得的蚕茧为原材料,利用其N含量丰富的特性,以其自身作为碳源、氮源,经过高温煅烧,成功制备出表面积大、缺陷位点多、导电性强的N掺杂石墨烯。与其他制备石墨烯原材料相比,生物质本身具有储量大、环保、易得、便宜等优点;合成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低能耗、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为生物质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有利保障;生物质中有机物种类复杂多样,含有丰富的N、P、S等元素,以其为原材料可以在石墨烯上原位引入大量杂原子,产生大量的活性位点。此外,本专利技术又根据π-π堆积效应,原位引入具有二维层状堆叠结构、无毒、稳定、绿色的g-C3N4与生物质石墨烯形成二维界面,有效提高了比表面积、增加了大量反应位点。另外,在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较低温度锚定技术,有效避免了常规操作中的高温煅烧,即增加了单原子的负载量、提升了实际应用效果,又有效减少了能量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以上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环保、节能、低成本的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的方法及材料。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简单、环保、节能、低成本、大规模制备石墨烯方法;其次,通过原位负载g-C3N4成功合成rGO/g-C3N4二维界面材料,进而负载Pd单原子,大大提升了贵金属的利用率以及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的方法,以环保、无污染生物质为原材料,包括蚕茧派生的N掺杂生物质石墨烯的制备,rGO/g-C3N4二维界面的制备;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提前干燥好的蚕茧与铁基或钾基催化剂水溶液加热搅拌,充分反应;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产物抽滤、冷冻干燥;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产物在惰性气体、CO2、氢气、氨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气体下,在600-900℃高温煅烧1-10h,然后升高温度,在900-2000℃煅烧0.5-24h;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煅烧产物在酸溶液中充分搅拌,除去铁基或钾基化合物,再抽滤、酸溶液洗涤、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派生的石墨烯;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生物质石墨烯置于二氰二胺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充分反应;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水热反应;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产物抽滤、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石墨烯/二氰二胺复合材料;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生物质石墨烯/二氰二胺复合材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CO2、H2、NH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气体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复合材料,记为rGO/g-C3N4;步骤九:将步骤八中的rGO/g-C3N4置于Pd有机盐溶液中充分反应,直至样品被完全蒸干;步骤十:将步骤九中的产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最终复合材料,记为Pd@rGO/g-C3N4。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的铁基或钾基催化剂主要为K4[Fe(CN)6]、FeCl3、K3[Fe(CN)6]、FeCl2、KOH、K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催化剂水溶液浓度为0.1-20mol/L;加热反应,温度为0-100℃;时间为1-100h。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的气体为惰性气体、CO2、H2、NH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在保证空气排净前提下,控制气体流速为100-500sccm;高温煅烧时,升温速率为1-20℃/min。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的酸为HCL、H2SO4、HN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酸溶液浓度为0.1-10mol/L,酸液中搅拌时间为1-200h。优选地,步骤五中,所述的二氰二胺水溶液中二氰二胺质量百分数为0.1-50%;加热反应,反应温度为0-100℃,反应时间为1-100h。优选地,步骤六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50-250℃,时间为1-100h。优选地,步骤八中,所述的气体为惰性气体、CO2、H2、NH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在保证空气排净前提下,气体流速为100-500sccm;高温煅烧时,升温速率为1-20℃/min;煅烧温度为200-1000℃;保温时间为0.5-24h。优选地,步骤九中,所述Pd有机盐为三甲基醋酸钯(II)、双(二亚芐基丙酮)钯、三氟乙酸钯(II)、醋酸钯、二(乙酰丙酮)钯(II)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Pd有机盐含量为0.1-20mg/ml的;反应温度为0-100℃,反应时间为0.5-300h。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由上述方法得到的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的复合材料Pd@rGO/g-C3N4,其中,Pd负载量小于等于Pd@rGO/g-C3N4复合材料的20wt%。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的Pd@rGO/g-C3N4复合材料在有机催化、光催化、电化学催化、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复合材料,以环保、无污染生物质为原材料,其中,Pd负载量小于等于Pd@rGO/g-C3N4复合材料的20wt%。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孔隙率高、储量大、价格低廉、生态友好、易得、可降解、可再生的蚕茧为原材料铁基或钾基作为活化剂,通过简单的碳化、活化处理成功制备出结构形貌可控、孔结构丰富、大比表面积、富含大量缺陷、导电性高以及传质性优良的生物质石墨烯;有效解决了常规石墨烯制备方法所需的昂贵的仪器、复杂的工艺或额外的模板需求的限制,有望解决传统制备方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该工艺方法也为石墨烯绿色无污染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有效保障;(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rGO/g-C3N4二维界面复合材料为贵金属Pd的锚定提供了更稳定、牢固的支撑基底,且形成的独特的三明治夹心结构的Pd@rGO/g-C3N4,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避免了Pd与反应液体的直接接触所造成Pd单原子的中毒、失活现象,大大提高了其催化、储能等性能;(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低温、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方法简单、绿色、环保、低消耗、可控、负载量高,即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贵金属利用率低的问题,又大大缩减了成本;(4)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Pd@rGO/g-C3N4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直接应用在有机催化、光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保、无污染生物质为原材料,包括蚕茧派生的N掺杂生物质石墨烯的制备,rGO/g-C3N4二维界面的制备;Pd单原子定向锚定于rGO/g-C3N4二维界面;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提前干燥好的蚕茧与铁基或钾基催化剂水溶液加热搅拌,充分反应;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产物抽滤、冷冻干燥;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产物在惰性气体、CO2、氢气、氨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气体下,在600-900℃高温煅烧1-10h,然后升高温度,在900-2000℃煅烧0.5-24h;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煅烧产物在酸溶液中充分搅拌,除去铁基或钾基化合物,再抽滤、酸溶液洗涤、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派生的石墨烯;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生物质石墨烯置于二氰二胺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充分反应;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水热反应;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产物抽滤、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石墨烯/二氰二胺复合材料;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生物质石墨烯/二氰二胺复合材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CO2、H2、NH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气体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复合材料,记为rGO/g-C3N4;
步骤九:将步骤八中的rGO/g-C3N4置于Pd有机盐溶液中充分反应,直至样品被完全蒸干;
步骤十:将步骤九中的产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最终复合材料,记为Pd@rGO/g-C3N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铁基或钾基催化剂为K4[Fe(CN)6]、FeCl3、K3[Fe(CN)6]、FeCl2、KOH、K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催化剂水溶液浓度为0.1-20mol/L;加热反应,温度为0-100℃;时间为1-100h。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徐睿王良杰池凯陈欣董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