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3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包括外壳1、内胆2和电路板3,所述内胆2和电路板3均设置在外壳1内,交流输入插座4、直流输入插座5、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所述外壳1的下部设置有直流输入插座5和交流输入插座4,所述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分别与内胆2相抵,所述电路板3上包括有单片机31、单片机供电电路32、交流输出控制支路33、直流输出控制支路34和直流检测电路35,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33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34分别连接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此款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在交流电或直流电的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扩大了电饭煲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推广,直流检测电路35避免交流电源通过直流输入插座5为直流发热体7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直流两用电饭煲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交直流两用电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或迷你型电饭煲,其供电是单一的,如:一般在家庭环境采用交流电(如:220V市电)来供电,或者在车载环境中采用直流电来供电,故导致电饭煲使用范围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途范围广的交直流两用电饭煲。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包括外壳、内胆和电路板,所述内胆和电路板均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交流输入插座、直流输入插座、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所述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分别与内胆相抵,所述电路板上包括有单片机、单片机供电电路、交流输出控制支路、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检测电路,所述直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直流输入插座,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直流检测端,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直流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通过单片机供电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为单片机提供电源,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出端分两路输出,分别连接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分别连接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此款电饭煲,在交流电或直流电的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扩大了电饭煲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推广,直流检测电路避免交流电源通过直流输入插座为直流发热体供电。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交流输入插座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阻容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直流输入插座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稳压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并联在直流输入插座和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之间,直流输入插座和直流发热体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当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开关闭合,直流输入插座和直流发热体接通。直流输出控制支路确保直流输入插座是直流电源为直流发热体供电。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开关、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稳压电路的接地端,第二继电器和第四二极管串联,第三二极管与第二继电器和第四二极管并联在阻容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继电器和第四二极管之间,阻容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和交流发热体通过第二开关连接,当第二继电器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交流输入插座、阻容降压电路和交流发热体接通。交流输出控制支路确保交流输入插座是交流电对交流发热体供电。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蜂鸣器控制电路、AD采样电路、按键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AD采样电路采集端通过传感器检测交流发热体或直流发热体的温度,其输出端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入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蜂鸣器控制电路和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外壳内设有隔热中层,隔热中层围成内空腔,内空腔顶部敞开,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共同设置在内空腔底部,内胆由内空腔顶部坐于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上,隔热中层和外壳之间形成外空腔,隔热中层底部中心位置镂空,内空腔和外空腔连通,电路板设置在外空腔内。隔热中层将发热模块的热量集中在内空腔,提高加热效率,并避免热量进入外空腔中,影响电路板正常运行。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设置在外空腔底部内,并延伸至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外空腔内设有保护盒,单片机、AD采样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蜂鸣器控制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交流输出控制支路、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检测电路均设置在保护盒内。保护盒固定、保护电路板,防止灰尘、水等异物影响电路板正常运行。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对应外空腔底部设有安装口,保护盒由安装口处插入外空腔内,保护盒外端面在封闭安装口并构成控制面板。电路板安装容易,便于维修。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顶部由外向内朝下方倾斜设置,外壳底部对应保护盒极其周边设有若干散热孔。保护盒顶部倾斜,防止内空腔中的水在保护盒上停留。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保护盒包括底座、支架和上盖,底座侧壁下凹形成的凹位,支架通过支脚架设在凹位上,上盖与底座顶部卡扣连接,电路板固定在支架上,上盖、凹位和支脚之间留有散热空隙。电路板散热容易,避免电路板的热量在保护盒内积聚。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侧壁顶面由外向内朝下方倾斜设置。降低上盖制造难度和成本。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此款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可以在交流电或直流电的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扩大了电饭煲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推广,而且,通过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来控制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为对应的直流发热体和交流发热体供电,用电合理、安全。(2)其次,隔热中层将发热模块的热量集中在内空腔,提高加热效率,并避免热量进入外空腔中,影响电路板正常运行。(3)再有,保护盒固定、保护电路板,防止灰尘、水等异物影响电路板正常运行,保护盒安装容易,也方便电路板安装和维修。(4)另,支架悬空固定电路板,散热容易,避免电路板的热量在保护盒内积聚,底座的侧壁顶面由外向内朝下方倾斜设置,降低上盖制造难度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3-5所示,一种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包括外壳1、内胆2、电路板、交流输入插座4、直流输入插座5、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外壳1内设有隔热中层10,隔热中层10围成内空腔11,内空腔11顶部敞开,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共同设置在内空腔11底部,内胆2由内空腔11顶部并坐于交流发热体6和直流发热体7上,隔热中层10和外壳1之间形成外空腔12,隔热中层10底部中心位置镂空,内空腔11和外空腔12连通,直流输入插座5和交流输入插座4设置在外空腔12底部内,并延伸至外壳1的侧壁上,外空腔12内设有保护盒8,电路板设置在保护盒8内。外壳1的侧壁上对应外空腔12底部设有安装口13,保护盒8由安装口13处插入外空腔12内,外壳1底部对应保护盒8极其周边设有若干散热孔14,保护盒8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包括外壳、内胆和电路板,所述内胆和电路板均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交流输入插座、直流输入插座、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所述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分别与内胆相抵,所述电路板上包括有单片机、单片机供电电路、交流输出控制支路、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检测电路,所述直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直流输入插座,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直流检测端,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直流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通过单片机供电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为单片机提供电源,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出端分两路输出,分别连接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分别连接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包括外壳、内胆和电路板,所述内胆和电路板均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交流输入插座、直流输入插座、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所述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分别与内胆相抵,所述电路板上包括有单片机、单片机供电电路、交流输出控制支路、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检测电路,所述直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直流输入插座,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直流检测端,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直流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入插座和交流输入插座通过单片机供电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为单片机提供电源,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出端分两路输出,分别连接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和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分别连接交流发热体和直流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交流输入插座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阻容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直流输入插座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稳压电路连接,所述直流输出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并联在直流输入插座和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之间,直流输入插座和直流发热体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当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开关闭合,直流输入插座和直流发热体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交直流两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开关、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稳压电路的接地端,第二继电器和第四二极管串联,第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之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