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3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包括内盖、固定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底圈和上圈,所述上圈上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固定环包括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中环沉台,固定环的中环沉台内设置有朝内盖方向延伸的倒扣,所述内环侧壁围成的孔构成固定环的通孔,所述内盖周边设置有与倒扣对应的扣孔,所述内盖设置有朝固定环方向下沉的凹台,所述密封圈的外翻边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倒扣对应的套孔,所述倒扣由下往上穿过所述套孔与所述内盖周边的扣孔扣合,使内盖周边压置在外翻边上,密封圈、固定环和内盖固定在一起;此款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通过在密封圈的外翻边上设置套孔套置在固定环的倒扣上,使密封圈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固定环上,不易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其结构包括内盖、固定环和密封圈,固定环上设有外环侧壁、内环侧壁和中环沉台,中环沉台上设有倒扣,所述密封圈设有上圈和底圈,所述底圈设置在固定环的底壁,上圈由下往上插入固定环的通孔,外翻边套置在固定环的内环侧壁上,所述内盖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倒扣对应的扣孔,固定环的倒扣由下往上穿过扣孔,使内盖周边压置在外翻边上,密封圈、固定环和内盖固定在一起。但是,现有的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述密封圈直接通过其上圈的外翻边套置在固定环的内环侧壁上,用户使用时容易导致密封圈从固定环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翻边上设置套孔与固定环的倒扣套接,使密封圈能够牢固的套置在固定环上的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包括内盖、固定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底圈和上圈,所述上圈设置在底圈的上表面,所述上圈还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固定环包括内环侧壁、外环侧壁以及设置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中环沉台,所述固定环的中环沉台内设置有朝内盖方向延伸的倒扣,所述内环侧壁围成的孔构成固定环的通孔,所述内盖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倒扣对应的扣孔,所述内盖设置有朝固定环方向下沉的凹台,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的外翻边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倒扣对应的套孔,所述倒扣由下往上穿过所述套孔与所述内盖周边的扣孔扣合,所述底圈设置在固定环的底壁,上圈由下往上插入固定环的通孔、且上圈的外翻边由内往外套置在内环侧壁的顶部,其外翻边上设置的套孔套置在中环沉台的倒扣上,所述内盖周边置于上圈的外翻边上、凹台嵌入所述上圈的内侧、且位于上圈底部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倒扣由下往上穿过扣孔,使内盖周边压置在外翻边上,密封圈、固定环和内盖固定在一起;此款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通过在密封圈的外翻边上设置套孔套置在固定环的倒扣上,使密封圈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固定环上,不易松脱。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进一步地,所述套孔和扣孔为长方形,所述倒扣是7字形扣头,其结构简单,实施简易,方便了固定环与密封圈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中环沉台上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一侧延伸至内环侧壁外侧,所述倒扣设置在内环侧壁的外侧,其下端延伸进所述中环沉台的让位孔内,让位孔给倒扣的设计让出了设置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让位孔是设置在中环沉台上靠近内环侧壁一侧的长方形孔,使所述倒扣与内环侧壁的外侧壁贴合且位于让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上沿中环沉台延伸方向设置有数个所述让位孔,所述每个让位孔上设置有所述倒扣,所述密封圈的外翻边以及内盖周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数个倒扣对应的数个所述套孔和数个所述扣孔,使得密封圈、固定环和内盖能够牢固的结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上还设置有朝内盖方向延伸的三角形封角,所述封角设置在外翻边内侧与上圈的转角处,所述内盖周边置于上圈的外翻边上、凹台嵌入所述上圈的内侧壁、且与上圈底部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封角与所述内盖底面周边与凹台之间的转角相抵,封角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电饭煲内盖组件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中环沉台上靠近外环侧壁的一侧还设置有数个排水孔,防止蒸汽凝聚在中环沉台的积水造成污染。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凹台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上设有数个蒸汽孔,所述凹台上还设置有数个球型凸块,环形凸台与其周边的球型凸块能有效的加强内盖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内盖、固定环和密封圈均为心形状,由于心形内盖、心形固定环和心形密封圈都属于异形体,而本技术的这种倒扣、扣孔和套孔的扣接配合,其安装更简易、快速。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侧壁的高度小于外环侧壁的高度,使得内盖下沉于外环侧壁表面,减少了占用空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下:(1)此款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通过在密封圈的外翻边上设置套孔与固定环的倒扣套接,使密封圈能够牢固的套置在固定环上,不易松脱。(2)再有,所述固定环上沿中环沉台延伸方向设置有数个所述让位孔,所述每个让位孔上设置有所述倒扣,所述密封圈的外翻边以及内盖周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数个倒扣对应的数个所述套孔和数个所述扣孔,使得密封圈、固定环和内盖能够牢固的结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示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1的分拆图。图5是图4的剖示图。图6是图5的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包括内盖1、固定环2和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包括底圈31和上圈32,所述上圈32设置在底圈31的上表面,所述上圈32还设置有外翻边33,所述固定环2包括内环侧壁21、外环侧壁22以及设置在内环侧壁21和外环侧壁22之间的中环沉台23,所述固定环2的中环沉台23内设置有朝内盖1方向延伸的倒扣24,所述内环侧壁21围成的孔构成固定环2的通孔25,所述内盖1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扣孔11,所述内盖1设置有朝固定环2方向下沉的凹台12,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3的外翻边3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套孔34,所述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所述套孔34与所述内盖1周边的扣孔11扣合,所述底圈31设置在固定2的底壁,上圈32由下往上插入固定环2的通孔25、且上圈32的外翻边33由内往外套置在内环侧壁21的顶部,其外翻边33上设置的套孔34套置在中环沉台23的倒扣24上,所述内盖1周边置于上圈32的外翻边33上、凹台12嵌入所述底圈31的上表面、且位于外翻边33的内侧,所述固定环2的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扣孔11,使内盖1周边压置在外翻边33上,密封圈3、固定环2和内盖1固定在一起。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套孔34和扣孔11为长方形,所述倒扣24是7字形扣头;所述固定环2的中环沉台23上设置有让位孔26,所述让位孔26一侧延伸至内环侧壁21外侧,所述倒扣24设置在内环侧壁21的外侧,其下端延伸进所述中环沉台23的让位孔26内;所述让位孔26是设置在中环沉台23上靠近内环侧壁21一侧的长方形孔;所述固定环2上沿中环沉台23延伸方向设置有数个所述让位孔26,所述每个让位孔26上设置有所述倒扣24,所述密封圈3的外翻边33以及内盖1周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数个倒扣24对应的数个所述套孔34和数个所述扣孔11。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3上还设置有朝内盖1方向延伸的三角形封角35,所述封角35设置在外翻边33内侧与上圈32的转角处,所述内盖1周边置于上圈32的外翻边33上、凹台12嵌入所述上圈32的内侧壁、且与上圈31底部的上表面相抵,所述封角35与所述内盖1底面周边与凹台12之间的转角相抵。作为更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环沉台23上靠近外环侧壁22的一侧还设置有数个排水孔27;所述内盖1的凹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包括内盖(1)、固定环(2)和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包括底圈(31)和上圈(32),所述上圈(32)设置在底圈(31)的上表面,所述上圈(32)还设置有外翻边(33),所述固定环(2)包括内环侧壁(21)、外环侧壁(22)以及设置在内环侧壁(21)和外环侧壁(22)之间的中环沉台(23),所述固定环(2)的中环沉台(23)内设置有朝内盖(1)方向延伸的倒扣(24),所述内环侧壁(21)围成的孔构成固定环(2)的通孔(25),所述内盖(1)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扣孔(11),所述内盖(1)设置有朝固定环(2)方向下沉的凹台(12),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3)的外翻边(3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套孔(34),所述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所述套孔(34)与所述内盖(1)周边的扣孔(11)扣合,所述底圈(31)设置在固定环(2)的底壁,上圈(32)由下往上插入固定环(2)的通孔(25)、且上圈(32)的外翻边(33)由内往外套置在内环侧壁(21)的顶部,其外翻边(33)上设置的套孔(34)套置在中环沉台(23)的倒扣(24)上,所述内盖(1)周边置于上圈(32)的外翻边(33)上、凹台(12)嵌入所述上圈(32)的内侧、且位于上圈(32)下部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环(2)的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扣孔(11),使内盖(1)周边压置在外翻边(33)上,密封圈(3)、固定环(2)和内盖(1)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包括内盖(1)、固定环(2)和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包括底圈(31)和上圈(32),所述上圈(32)设置在底圈(31)的上表面,所述上圈(32)还设置有外翻边(33),所述固定环(2)包括内环侧壁(21)、外环侧壁(22)以及设置在内环侧壁(21)和外环侧壁(22)之间的中环沉台(23),所述固定环(2)的中环沉台(23)内设置有朝内盖(1)方向延伸的倒扣(24),所述内环侧壁(21)围成的孔构成固定环(2)的通孔(25),所述内盖(1)周边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扣孔(11),所述内盖(1)设置有朝固定环(2)方向下沉的凹台(12),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3)的外翻边(3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4)对应的套孔(34),所述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所述套孔(34)与所述内盖(1)周边的扣孔(11)扣合,所述底圈(31)设置在固定环(2)的底壁,上圈(32)由下往上插入固定环(2)的通孔(25)、且上圈(32)的外翻边(33)由内往外套置在内环侧壁(21)的顶部,其外翻边(33)上设置的套孔(34)套置在中环沉台(23)的倒扣(24)上,所述内盖(1)周边置于上圈(32)的外翻边(33)上、凹台(12)嵌入所述上圈(32)的内侧、且位于上圈(32)下部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环(2)的倒扣(24)由下往上穿过扣孔(11),使内盖(1)周边压置在外翻边(33)上,密封圈(3)、固定环(2)和内盖(1)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孔(34)和扣孔(11)为长方形,所述倒扣(24)是7字形扣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饭煲内盖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环(2)的中环沉台(23)上设置有让位孔(26),所述让位孔(26)一侧延伸至内环侧壁(21)外侧,所述倒扣(2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之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