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杯及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3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汁杯及榨汁机,该果汁杯包括杯体、杯盖和导气部件,杯盖盖设于杯体的杯口上,杯盖上设有用于自杯体内向外部泄压的第一泄压机构;导气部件的顶端与杯盖连接,导气部件的底端伸入到杯体内;导气部件的上部内设有用于容纳气瓶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腔室,导气部件的下部内设有用于向杯体内充气的充气通道;第一腔室的腔底凸设有用于刺入气瓶中的刺针,刺针与充气通道连通,充气通道和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自充气通道向第一腔室泄压的第二泄压机构。该果汁杯在第一泄压机构故障无法泄压时,可通过第二泄压机构进行泄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汁杯及榨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盛放果汁的果汁杯及应用该果汁杯的榨汁机。
技术介绍
充气式果汁杯通过向果汁中充填例如二氧化碳气体,以提高果汁口感。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817648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钢瓶苏打水机,苏打水机用于向瓶中充入气体以形成汽水,具体地,该苏打水机包括汽水瓶,汽水瓶底部设有气体充装机构,汽水瓶上部设有气体排出机构,气体充装机构包括固接在汽水瓶底部的连接盘,连接盘外部套设有外底座,气弹存储腔内放有出气口朝下的气弹,气弹座靠近气弹出气口处设有气弹击穿针,汽水瓶底部开设的孔隙内部设有进气单向阀,进气通道端部设有进气胶塞。但这类果汁杯一旦泄压阀被例如果渣等食材堵塞,则无法泄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汁杯及榨汁机,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汁杯,包括杯体和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口上的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用于自所述杯体内向外部泄压的第一泄压机构,所述果汁杯还包括导气部件,所述导气部件的顶端与所述杯盖连接,所述导气部件的底端伸入到所述杯体内;所述导气部件的上部内设有用于容纳气瓶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导气部件的下部内设有用于向所述杯体内充气的充气通道;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底凸设有用于刺入气瓶中的刺针,所述刺针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自所述充气通道向所述第一腔室泄压的第二泄压机构。该果汁杯在第一泄压机构故障无法泄压时,可通过第二泄压机构进行泄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盖包括:第一杯盖,其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口处,所述第一杯盖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导气部件,所述第一腔室顶端敞口;第二杯盖,其盖设于所述第一杯盖上,并与所述第一杯盖围成与外部连通的盖腔,所述第二杯盖用于抵压所述气瓶而使所述刺针刺入所述气瓶中,以使得所述气瓶中的气体借由所述充气通道充入所述杯体内的果汁中。通过第一杯盖和第二杯盖配合能够巧妙刺破气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压机构包括:第一泄压孔,其开设于所述第一杯盖上,并分别与所述盖腔和所述杯体内连通;第一密封件,其置于所述第一泄压孔的顶部;第一弹簧,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件施加第一弹力,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泄压孔。该第一泄压机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一压板,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杯盖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相抵接;当所述第二杯盖向下移动抵压所述第一压板时,所述第一压板抵压所述第一密封件,以提高所述第一弹力;当所述第二杯盖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压板脱开时,所述第一压板向上移动,以缩小所述第一弹力。这样,能够使得充气过程中杯体内保持较高气压,有益于提高所充填的气体溶解度,进而改善果汁口感,还能够避免用户开启杯盖或携带该果汁杯时,因杯内气压过大而产生安全隐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杯盖的顶端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杯盖的周侧设有贯通至所述缺口处的泄压槽,所述盖腔通过所述缺口和所述泄压槽与外部连通。由于缺口和泄压槽的存在,即使旋紧第二杯盖,盖腔仍然能够通过缺口和泄压槽与外部连通,保证了泄压的正常进行,有益于进一步提高该果汁杯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通道包括第一充气孔、第二腔室和第二充气孔,所述刺针通过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泄压机构,所述第二充气孔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导气部件的底端。通过设置第二腔室,方便第二泄压机构的设置,有益于降低导气部件的生产加工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泄压机构包括:第二泄压孔,其开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底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第二密封件,其置于所述第二泄压孔的顶部;第二弹簧,其用于向所述第二密封件施加第二弹力,以使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二泄压孔。该第二泄压机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二压板,其固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靠近腔底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压板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三泄压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相抵接。该第二泄压机构结构设计巧妙,易于组装加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孔内设有单向阀。通过设置单向阀,能够避免杯体内气压较大时,杯体内的果汁经由充气通道反向流入气瓶、第一腔室或盖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孔段、阀腔和第二孔段,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阀腔内用于封挡所述第一孔段的底端,所述导气部件包括与所述杯盖连接的第一导气管和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底部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二充气孔的第一孔段形成于是所述第一导气管内,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充气孔的第二孔段形成于所述第二导气管内。组装时,可将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拆开,阀腔的顶端敞开,方便装入单向阀,能够降低生产加工难度,有益于提高生产效率。一种榨汁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果汁杯。由于上述果汁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应用该果汁杯的榨汁机同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果汁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果汁杯,其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第一泄压机构,以及设置在充气通道和第一腔室之间的第二泄压机构,即使第一泄压机构出现故障无法正常泄压,气瓶内喷出的气体经充气通道和第二泄压机构向第一腔室内排放,并经由第一腔室排放到外部环境中,能够避免产生安全隐患,使得该果汁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在第二杯盖抵压气瓶和第二杯盖未抵压气瓶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导气部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第一泄压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第一杯盖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第二泄压机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汁杯的单向阀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榨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榨汁机的爆炸图。图中:100-杯体;200-杯盖;210-第一杯盖;211-第一泄压孔;212-缺口;213-泄压槽;220-第二杯盖;221-第一环形凸棱;222-第二环形凸棱;300-导气部件;310-第一导气管;320-第二导气管;330-第一腔室;331第二泄压孔;340-充气通道;341-第一充气孔;342-第二腔室;343-第二充气孔;3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汁杯,包括杯体和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口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用于自所述杯体内向外部泄压的第一泄压机构,所述果汁杯还包括导气部件,所述导气部件的顶端与所述杯盖连接,所述导气部件的底端伸入到所述杯体内;/n所述导气部件的上部内设有用于容纳气瓶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导气部件的下部内设有用于向所述杯体内充气的充气通道;/n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底凸设有用于刺入气瓶中的刺针,所述刺针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自所述充气通道向所述第一腔室泄压的第二泄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汁杯,包括杯体和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口上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有用于自所述杯体内向外部泄压的第一泄压机构,所述果汁杯还包括导气部件,所述导气部件的顶端与所述杯盖连接,所述导气部件的底端伸入到所述杯体内;
所述导气部件的上部内设有用于容纳气瓶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导气部件的下部内设有用于向所述杯体内充气的充气通道;
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底凸设有用于刺入气瓶中的刺针,所述刺针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自所述充气通道向所述第一腔室泄压的第二泄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
第一杯盖,其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口处,所述第一杯盖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导气部件,所述第一腔室顶端敞口;
第二杯盖,其盖设于所述第一杯盖上,并与所述第一杯盖围成与外部连通的盖腔,所述第二杯盖用于抵压所述气瓶而使所述刺针刺入所述气瓶中,以使得所述气瓶中的气体借由所述充气通道充入所述杯体内的果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机构包括:
第一泄压孔,其开设于所述第一杯盖上,并分别与所述盖腔和所述杯体内连通;
第一密封件,其置于所述第一泄压孔的顶部;
第一弹簧,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密封件施加第一弹力,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机构还包括:
第一压板,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杯盖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密封件相抵接;
当所述第二杯盖向下移动抵压所述第一压板时,所述第一压板抵压所述第一密封件,以提高所述第一弹力;当所述第二杯盖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压板脱开时,所述第一压板向上移动,以缩小所述第一弹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陈建权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摩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