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耿娜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8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包括耳机盒本体,所述耳机盒本体包括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安装架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的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PCB板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相粘接,且所述PCB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PIN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相粘接,所述隔板上设有两个磁吸式充电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5PIN充电接口的应用,可以实现为耳机盒中的蓄电池的电量吸收提供便利,从而加快了耳机盒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
本技术主要涉及耳机盒的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
技术介绍
行动电源、行动充电器(行电、行充、耳机盒、尿袋、奶妈;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绝大部分的行动电源带有充电器,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行动电源的原理简单,在能找到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预先为内置的电池充电,即输入电能,并以化学能形式预先存储起来,当需要时,即由电池提供能量及产生电能,以电压转换器(直流-直流转换器)达至所需电压,由输出端子(一般是USB接口)输出供给所需设备提供电源作充电或其他用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利用耳机来进行音频的接收,其中蓝牙耳机因其造型小巧、易携带等特性,备受广大客户的喜爱,但在蓝牙耳机的使用过程中,作为耳机电源供给方的耳机盒若不能快速充电,将会对蓝牙耳机的使用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包括耳机盒本体,所述耳机盒本体包括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安装架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的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PCB板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相粘接,且所述PCB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5PIN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相粘接,所述隔板上设有两个磁吸式充电口,两个所述磁吸式充电口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是长方体结构,且所述蓄电池的四个顶角上均粘接有防撞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5PIN充电接口的应用,可以实现为耳机盒中的蓄电池的电量吸收提供便利,从而加快了耳机盒充电效果,优化了耳机盒设计,具体表现为:打开耳机盒本体,然后利用5PIN充电接口将电力输送到蓄电池中,再通过隔板上设置的两个磁吸式充电口将蓄电池中所储存的电力输送到蓝牙耳机内。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耳机盒本体;11、第一外壳;12、第二外壳;13、电池组件;131、PCB板;132、隔板;133、磁吸式充电口;134、蓄电池;135、防撞角;136、5PIN充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包括耳机盒本体1,所述耳机盒本体1包括有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11和所述第二外壳12之间安装架设有电池组件13,所述电池组件13包括有PCB板131,所述PCB板131的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4,所述PCB板131和所述蓄电池134均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壁相粘接,且所述PCB板13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5PIN充电接口136,所述蓄电池134的一侧设有隔板132,所述隔板132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壁相粘接,所述隔板132上设有两个磁吸式充电口133,两个所述磁吸式充电口133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34电性连接。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蓄电池134的是长方体结构,且所述蓄电池134的四个顶角上均粘接有防撞角13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蓄电池134的四个顶角上均粘接有防撞角135,可以实现对蓄电池134直接接触其他元件的避免,从而使得对蓄电池134将热量传输到其他元件进而影响其工作的避免。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耳机盒的使用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的铰链翻转第一外壳11,从而打开耳机盒本体1,然后利用5PIN充电接口136将电力输送到蓄电池134中,再通过隔板132上设置的两个磁吸式充电口133将蓄电池134中所储存的电力输送到蓝牙耳机内。上述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包括耳机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本体(1)包括有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11)和所述第二外壳(12)之间安装架设有电池组件(13);/n所述电池组件(13)包括有PCB板(131),所述PCB板(131)的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4),所述PCB板(131)和所述蓄电池(134)均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壁相粘接,且所述PCB板(13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5PIN充电接口(136);/n所述蓄电池(134)的一侧设有隔板(132),所述隔板(132)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壁相粘接,所述隔板(132)上设有两个磁吸式充电口(133),两个所述磁吸式充电口(133)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3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式蓝牙耳机的耳机盒,包括耳机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本体(1)包括有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外壳(11)和所述第二外壳(12)之间安装架设有电池组件(13);
所述电池组件(13)包括有PCB板(131),所述PCB板(131)的底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耿娜
申请(专利权)人:陈耿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