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柳凯专利>正文

一种暖脚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5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暖脚鞋。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提供发热量的发热体、至少一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导线,所述电导线与所述发热体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导线对所述发热体进行通电发热。使用者的脚部穿入所述暖脚鞋,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磁性吸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所述发热体通电并开始散发热量,实现暖脚的效果;当使用者需要临时走动,无需手动分离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使用者只需要用脚带动鞋子拉扯下,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迅速分离,此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断开连接,使用者不受电导线束缚,即可实现自由行走,解决使用者反复插拔暖脚鞋的通电问题,用户体验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脚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
,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暖脚鞋。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设计了很多保暖设备,其中关于冻脚更是很多人在冬天的常见现象,而市面上的暖脚鞋,或者暖脚鞋垫都是采用插电方式进行发热,通常为在鞋上设计电极插孔,在电源线一端设计电极插头,通过电极插孔与电极插头的插合连接,实现所述暖脚鞋,或暖脚鞋垫的发热体的通电发热。此类暖脚产品在需要使用时候,需要手动将电极插孔与电极插头插合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候,或者要离开电源线时候,需要手动将电极插孔和电极插头分离,实现断电效果,上述的工作过程繁琐,需要频繁手动操作,使用者的体验差,而市面上还没有出现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暖脚鞋。11、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暖脚鞋,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鞋帮、至少一个鞋底,所述鞋底上设置所述鞋帮,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提供发热量的发热体、至少一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导线,所述鞋帮,或所述鞋底设置用于暖脚的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相反于外部电源的一端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对所述发热体进行通电发热。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具有连通导电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导线具有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并连通导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电极、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二电极、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结构相互适配,并通过相邻之间的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周侧面,或者设置在鞋帮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暖脚鞋还包括至少一个提供保护线端拉扯受力的保护线端结构,所述保护线端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接电端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的结构包括圆环磁体结构、凸台磁体结构、凹台磁体结构、矩形圆环结构、磁块结构;所述第二磁体的结构包括圆环磁体结构、凸台磁体结构、凹台磁体结构、矩形圆环结构、磁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吸附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直流电导电连接;或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吸附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交流电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导电连接;或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通过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丝结构,或碳纤维发热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电导线上设置有控制作用的控制按钮。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应用所述暖脚鞋,使用者的脚部穿入所述暖脚鞋,所述电导线与外部电源连通后,在需要所述暖脚鞋进行发热取暖时,将所述鞋帮的第一连接端靠近所述电导线的第二连接端,此时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相互磁性吸附,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所述发热体通电并开始散发热量,实现暖脚的效果;当使用者需要临时走动,脱离电导线时候,无需手动分离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使用者只需要用脚带动鞋子拉扯下,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迅速分离,此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断开连接,使用者不受电导线束缚,即可实现自由行走,整个过程简单实用,解决使用者反复插拔暖脚鞋的通电问题,用户体验极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暖脚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发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一磁体为圆环磁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二磁体为圆环磁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一磁体为凸台磁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所述保护线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所述电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所述控制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所述控制按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为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所述暖脚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暖脚鞋,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鞋帮1、至少一个鞋底2,所述鞋底2上设置所述鞋帮1,所述鞋底2可采用防滑底面的鞋底2,所述鞋帮1可采用具有保暖效果的棉质鞋帮1,使得所述暖脚鞋为适应冬天环境的鞋子。所述暖脚鞋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发热量的发热体3、及至少一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导线4;所述鞋帮1,或所述鞋底2设置用于暖脚的所述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具有可磁吸连通导电的第一连接端301,所述电导线4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301适配的第二连接端401,所述第一连接端301与第二连接端401通过磁力吸附方式连通导电。如图3所示,所述发热体3包括但不限于发热丝结构,或碳纤维发热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3为发热丝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发热丝与第一连接端301电性连接;所述鞋底2朝向鞋帮1的一面凹陷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发热丝结构、及第一连接端301机构相互适应,在所述限位凹槽内铺设绝缘的、通电发热的发热丝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端301设置在所述鞋帮1对应脚尖的周侧面上。在所述第一连接端301与第二连接端401磁力吸附连通导电后,所述发热体3通电发热,对使用者脚部提供温暖的环境,实现暖脚效果。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端301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电极302、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一磁体303,所述第二连接端401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二电极402、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二磁体403;所述第一磁体303与第二磁体403结构相互适配,并通过相邻之间的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电极302与第二电极402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磁体303与第二磁体403吸附后,所述第一电极302与第二电极402为直流电导电连接、或交流电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302的导电电极个数、第二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脚鞋,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鞋帮、至少一个鞋底,所述鞋底上设置所述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提供发热量的发热体、至少一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导线,所述鞋帮,或所述鞋底设置用于暖脚的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相反于外部电源的一端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对所述发热体进行通电发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脚鞋,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鞋帮、至少一个鞋底,所述鞋底上设置所述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脚鞋包括至少一个提供发热量的发热体、至少一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导线,所述鞋帮,或所述鞋底设置用于暖脚的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相反于外部电源的一端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电导线对所述发热体进行通电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暖脚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具有连通导电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导线具有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并连通导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暖脚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电极、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二电极、及用于磁力吸附的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结构相互适配,并通过相邻之间的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暖脚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周侧面,或者设置在鞋帮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暖脚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脚鞋还包括至少一个提供保护线端拉扯受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柳凯
申请(专利权)人:吴柳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