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切割输送的桨叶;所述桨叶沿圆周环绕安装在固定部上,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使用时,先将固定部及桨叶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之固定,然后启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传动轴带着桨叶转动,桨叶的刀片切割端与废料接触并对其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废料在刀片输送端及空间扭转部产生上升气流推动的作用下实现吸取、输送、收集废料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废料切割和收集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刀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
技术介绍
切割输送刀作为诸多切割机械的主要部件之一,切割输送刀的结构、几何参数等都会对切割刀性能、切割机械的作业效果和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在切割刀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刀体耐用性不足,切割废料难以得到输送收集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兼具切割强度和耐用性,同时兼具气流输送功能的切割输送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切割输送的桨叶。所述桨叶沿圆周环绕安装在固定部上,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具体的,所述桨叶主要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刀片切割端、以及用于输送切割废料的刀片输送端。所述刀片切割端设置在刀片输送端的前侧,与刀片输送端固定连接。所述桨叶上还设有用于产生上升气流和气体推力的空间扭转部,所述空间扭转部为桨叶在刀片切割端及刀片输送端处的隆起,所产生的空间扭转角角度为35度,该空间扭转角为桨叶在空间扭转部最高处的截面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桨叶的数量设为三片,每片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刀片切割端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面与刀片输送端连接,另一直角面水平设置。这样设计可以提高切割输送刀的切割强度和耐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刀片切割端的刀刃角度为10度。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输送刀还包括与传动轴稳固连接的传动齿、挡块、以及紧固器。所述传动齿设置在传动轴上,靠近端部位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挡块设置在传动轴端部,分别与传动轴及传动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传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与传动齿配合连接的若干缺口。所述紧固器采用管状结构设计,其内壁设有内螺纹,传动轴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和紧固器依次套入传动轴上,实现切割输送刀与传动轴的稳固连接。安装时,将固定部套入传动轴上,使传动轴上的传动齿插入固定部上的缺口内,实现两者的啮合传动,同时将紧固器套入传动轴上,通过紧固器内壁内螺纹与传动轴外壁外螺纹的连接,实现紧固器将固定部紧紧地固定在传动轴上,实现传动轴与固定部之间的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先将固定部及桨叶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之固定,然后启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传动轴带着桨叶转动,桨叶的刀片切割端与废料接触并对其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废料在刀片输送端及空间扭转部产生上升气流推动的作用下实现吸取、输送、收集废料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废料切割和收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通过对桨叶的结构、形状,特别对其切割端和输送端的几何外形及参数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其切割强度和刀体耐用性,同时兼具气流推动输送的功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还具有切割强度高、切割刀耐用性高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采用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刀片切割端,能提高切割刀的切割强度,降低切割时受到的载荷,使切割刀自身的耐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桨叶在空间扭转部最高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缺口及紧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固定部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固定部,2-桨叶,3-刀片切割端,4-刀片输送端,5-空间扭转部,6-空间扭转角,7-传动齿,8-挡块,9-紧固器,1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固定部1、以及用于切割输送的桨叶2。所述桨叶2沿圆周环绕安装在固定部1上,桨叶2之间等间距分布。具体的,所述桨叶2主要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刀片切割端3、以及用于输送切割废料的刀片输送端4。所述刀片切割端3设置在刀片输送端4的前侧,与刀片输送端4固定连接。所述桨叶2上还设有用于产生上升气流和气体推力的空间扭转部5,所述空间扭转部5为桨叶2在刀片切割端3及刀片输送端4处的隆起,所产生的空间扭转角6角度为35度,该空间扭转角6为桨叶2在空间扭转部5最高处的截面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桨叶2的数量设为三片,每片桨叶2之间等间距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刀片切割端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面与刀片输送端4连接,另一直角面水平设置。这样设计可以提高切割输送刀的切割强度和耐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刀片切割端3的刀刃角度为10度。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输送刀还包括与传动轴稳固连接的传动齿7、挡块8、以及紧固器9。所述传动齿7设置在传动轴上,靠近端部位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挡块8设置在传动轴端部,分别与传动轴及传动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与传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与传动齿7配合连接的若干缺口10。所述紧固器9采用管状结构设计,其内壁设有内螺纹,传动轴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1和紧固器9依次套入传动轴上,实现切割输送刀与传动轴的稳固连接。安装时,将固定部1套入传动轴上,使传动轴上的传动齿7插入固定部1上的缺口10内,实现两者的啮合传动,同时将紧固器9套入传动轴上,通过紧固器9内壁内螺纹与传动轴外壁外螺纹的连接,实现紧固器9将固定部1紧紧地固定在传动轴上,实现传动轴与固定部1之间的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先将固定部1及桨叶2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之固定,然后启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传动轴带着桨叶2转动,桨叶2的刀片切割端3与废料接触并对其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废料在刀片输送端4及空间扭转部5产生上升气流推动的作用下实现吸取、输送、收集废料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废料切割和收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包括桨叶2,所述桨叶2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刀片切割端3、用于输送切割废料的刀片输送端4、用于产生上升气流和气体推力的刀片轮廓的空间扭转角6。如图1所示,给出了该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的三维图,设计的切割输送刀同时具有切割端和输送端,兼具切割和气流输送功能。本实施例中,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中的切割端工作面轮廓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面为平直的延展面,采用此直角三角形结构能提高切割刀的切割强度,降低切割时受到的载荷,使切割刀自身的耐用性更高。所述切割端的刀刃角度为10°,具体见图2,这样保证切割强度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切割输送的桨叶;所述桨叶沿圆周环绕安装在固定部上,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n所述桨叶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刀片切割端、以及用于输送切割废料的刀片输送端;所述刀片切割端设置在刀片输送端的前侧,与刀片输送端固定连接;所述桨叶上还设有用于产生上升气流和气体推力的空间扭转部,所述空间扭转部为桨叶在刀片切割端及刀片输送端处的隆起,所产生的空间扭转角角度为35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切割输送的桨叶;所述桨叶沿圆周环绕安装在固定部上,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
所述桨叶包括用于切割作物的刀片切割端、以及用于输送切割废料的刀片输送端;所述刀片切割端设置在刀片输送端的前侧,与刀片输送端固定连接;所述桨叶上还设有用于产生上升气流和气体推力的空间扭转部,所述空间扭转部为桨叶在刀片切割端及刀片输送端处的隆起,所产生的空间扭转角角度为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的数量设为三片,每片桨叶之间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螺旋桨叶切割输送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昌刘弘源雷俊求王烽亮张景赖省辉沈志烨王琛陈伟邦江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