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平专利>正文

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2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刮粉、自动进行推料且操作方便的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包括有:底座;工作台,底座顶部设有工作台;刮粉组件,底座顶部一侧设有刮粉组件;电机,底座顶部一侧设有电机;传动组件,电机与刮粉组件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有益效果为:在刮粉组件的作用下,人们将山芋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启动电机,经过传动下,皮带会带动第一接触杆移动,当第一接触杆与第一支撑杆接触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会带动刮刀向下移动,当刮刀与山芋接触时,会进行刮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
技术介绍
山芋粉丝就是用山芋粉制作而成的粉丝。山芋粉丝的加工有以鲜薯为原料先加工成淀粉然后再加工成粉丝。传统工艺一般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所有动作都靠人力完成,在制作粉丝之前,需要将山芋粉兑水急性充分搅拌,形成块状后,人们需要将其刮成粉丝状,目前,人们刮粉时一般都是使用刮刀将山芋进行刮粉,会导致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并且人们的工作效率比较低,若是需要刮粉的山芋数量较多,也会造成费时费力的情况。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自动刮粉、自动进行推料且操作方便的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可以省去大部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一些麻烦,以至于提高工作效率,来解决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们手动使用刮刀将山芋进行刮粉,会导致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并且人们的工作效率比较低,若是需要刮粉的山芋数量较多,也会造成费时费力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刮粉、自动进行推料且操作方便的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座(1);/n工作台(2),底座(1)顶部设有工作台(2);/n刮粉组件(3),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刮粉组件(3);/n电机(4),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电机(4);/n传动组件(5),电机(4)与刮粉组件(3)之间设有传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
工作台(2),底座(1)顶部设有工作台(2);
刮粉组件(3),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刮粉组件(3);
电机(4),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电机(4);
传动组件(5),电机(4)与刮粉组件(3)之间设有传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刮粉组件(3)包括有:
第一支撑架(301),底座(1)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301);
第一滑动导杆(302),第一支撑架(301)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导杆(302);
第一支撑杆(303),第一滑动导杆(302)上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支撑杆(303);
第一弹簧(304),第一支撑杆(303)与第一滑动导杆(30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304),第一弹簧(304)分别套装在第一滑动导杆(302)上;
第一滑轨(305),第一支撑架(301)外侧均设有第一滑轨(305),第一滑轨(305)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03)外侧滑动式配合;
刮刀(306),第一支撑杆(303)之间设有刮刀(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5)包括有:
第一传动轴(501),电机(4)的输出轴上滑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501);
第二弹簧(502),第一传动轴(501)与电机(4)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02);
第一棘轮(503),第一传动轴(501)一侧设有第一棘轮(503);
第二传动轴(504),底座(1)顶部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504),第二传动轴(504)与底座(1)之间滑动式配合;
第二棘轮(505),第二传动轴(504)一侧设有第二棘轮(505),第二棘轮(505)与第一棘轮(503)之间相互啮合;
传动轮(506),第二传动轴(504)中部设有传动轮(506),一侧第一支撑架(301)上部也转动式设有传动轮(506);
皮带(507),传动轮(506)之间绕有皮带(507);
第一接触杆(508),皮带(507)外侧设有第一接触杆(508),第一接触杆(508)与第一支撑杆(303)之间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芋粉家用快捷刮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推料组件(6),推料组件(6)包括有:
丝杆(601),工作台(2)底部两侧转动式设有丝杆(601);
第二接触杆(602),底座(1)顶部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接触杆(602),第二接触杆(602)与第一支撑杆(303)之间相互配合;
第三弹簧(603),第二接触杆(602)与底座(1)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603),第三弹簧(603)分别套装在第二接触杆(602)上;
第一导杆(604),第二接触杆(602)中部均对称设有第一导杆(604);
棘齿条(605),同侧第一导杆(604)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棘齿条(605);
第四弹簧(606),同侧棘齿条(605)与第二接触杆(602)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四弹簧(606),第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