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1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电控箱、走线机构、喷涂机构、卷扬机构和等电位机构,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所述走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喷涂机构设置在所述走线机构上,所述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等电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走线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和所述卷扬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等电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所述电控箱等电位连接;通过所述等电位机构触碰带电裸导线,使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电控箱与带电裸导线之间迅速形成等电位场,从而减少高压电产生的电磁干扰对所述电控箱和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影响,提高了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覆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涂覆机器人。
技术介绍
架空电力线一般采用裸导线,但由于外界环境复杂,经常会遇到雷雨暴风等恶劣天气,容易造成电力线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从而极大影响用电,所以目前需要在裸导线的表面喷涂绝缘层,以防止电力线之间出现短路的问题。现有普遍通过人工喷涂和机器喷涂两种方式,人工喷涂存在效率低,作业风险高,喷涂效果一致性差的问题,而机器喷涂虽然提高了喷涂效率,但是机器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高压电的干扰,导致机器发生故障,并且故障后的机器会出现不受控的情况,容易出现机器撞坏等问题。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覆机器人,其可自动完成等电位,形成等电位场,防止高压放电形成的电磁干扰对系统的破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电控箱、走线机构、喷涂机构、卷扬机构和等电位机构,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所述走线机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电控箱、走线机构、喷涂机构、卷扬机构和等电位机构,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所述走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喷涂机构设置在所述走线机构上,所述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等电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走线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和所述卷扬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等电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所述电控箱等电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电控箱、走线机构、喷涂机构、卷扬机构和等电位机构,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端,所述走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喷涂机构设置在所述走线机构上,所述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等电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所述走线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和所述卷扬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等电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所述电控箱等电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的前端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防撞机构用于检测障碍物和控制所述电控箱的供电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卷扬盖板,所述等电位机构包括触发横杆、第一等电位棒和第二等电位棒,所述第一等电位棒与所述卷扬盖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等电位棒与所述卷扬盖板活动连接,所述触发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等电位棒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等电位棒的顶部与所述触发横杆的另一端触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电位机构还包括卷簧和转动座组,所述第一等电位棒和所述第二等电位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转动横杆,所述卷簧有两个,所述转动座组有两个,所述转动座组包括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卷簧和两个所述转动座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等电位棒和所述第二等电位棒的底部,并且两个所述转动座组与所述卷扬盖板固连;两个所述转动座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横杆的两端,并且所述转动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座铰接,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横杆固连,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盖板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远航张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