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峰专利>正文

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48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杯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通过电磁推块、磁铁、活动块的配合,棘爪和棘轮盘脱离接触,棘轮盘带动双凸轮转动,通过推板、推杆、十字轴、铰接连杆的配合,使支撑板向两侧移动,从内部将保温杯的固定住,当复位弹簧拉动棘爪转动,和棘轮盘卡接时,整个转动框架一起转动,上下两组支撑板带动保温杯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开始抛光,在回复弹簧、弧形弹簧和安装弹簧的作用下,支撑板和滑块恢复到初始位置,方便将保温杯取下来,同时双凸轮继续转动,支撑板继续固定下一组保温杯,进行抛光工作,节省了上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杯制造
,具体为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不锈钢保温杯由内外双层不锈钢制造而成,利用焊接技术把内胆和外壳结合在一起,再用真空技术把内胆与外壳的夹层中的空气给抽出来以达到真空保温的效果。目前,在保温杯生产中,需要对不锈钢的外形进行打磨和抛光,保温杯的外形抛光大部分还是靠人工完成,手动定位、装夹过程复杂,抛光效率低,抛光车间环境非常恶劣,粉尘大、噪音大,易造成操作人员得职业病,例如尘肺病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实现自动抛光和提高抛光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所述棘轮盘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方活动连接有双凸轮,所述双凸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电磁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盘(1)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2),所述转动轮(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棘爪(3),所述棘爪(3)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前方活动连接有双凸轮(5),所述双凸轮(5)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电磁推块(6),所述电磁推块(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磁铁(7),所述磁铁(7)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十字轴(11),所述十字轴(11)的左侧铰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包括棘轮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盘(1)的后方活动连接有转动轮(2),所述转动轮(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棘爪(3),所述棘爪(3)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前方活动连接有双凸轮(5),所述双凸轮(5)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电磁推块(6),所述电磁推块(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磁铁(7),所述磁铁(7)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十字轴(11),所述十字轴(11)的左侧铰接有斜杆(12),所述斜杆(12)的左侧铰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铰接连杆(15),所述铰接连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弧形弹簧(17),所述弧形弹簧(1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框架(18),所述转动框架(18)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抛光盘(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保温杯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抛光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盘(1)、转动轮(2)、双凸轮(5)三者同轴,且转动轮(2)位于最后方,与转动框架(18)活动连接有,棘轮盘(1)位于中间,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双凸轮(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