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42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该该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被清洗机清洗过后的养殖盒在循环传输装置的带动下经过幼虫上料装置,定位器对养殖盒进行定位以后,幼虫上料装置将黑水虻幼虫放入养殖盒内,自动上下料装置将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上的养殖盒放置智能养殖仓内,同时自动上下料装置将饲料运送到智能养殖仓中相应的养殖盒内,成虫通过自动倒料装置送至出料传送带作为优质生物蛋白;虫粪通过自动倒料装置送至出污传送带进入虫粪槽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清空后的养殖盒经过清洗机清洗后再次装入幼虫饲养,如此实现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厨和厨余等易腐垃圾是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主要来自餐饮业和大型公共食堂的食物残余、城市居民家庭的厨余垃圾和蔬菜水果等食品加工业及市场产生的食物垃圾。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04亿吨。其中有机易腐垃圾已占到城市生活垃圾总清运量的60%-70%,加快推进易腐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运营迫在眉睫。加强对易腐垃圾的管理,不仅能防治动物疾病,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且具有十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易腐垃圾处理行业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国家宏观政策到各地方相关政策对易腐垃圾的收运以及集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支持。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十三五”末,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好氧处理、昆虫蛋白转化等。其中厌氧消化是主流技术,已知技术路线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50t/d以上)经统计,有2/3以上采用了厌氧消化技术。但厌氧消化存在预处理技术和调试要求较高,沼液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国内已运营的工程普遍面临项目经济性差的困境,寻找开发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是已运营及待建项目较为迫切的现实需求。昆虫蛋白饲料生物转化技术是利用黑水虻、蝇蛆等昆虫处理餐厨垃圾,将其转化成高营养的昆虫蛋白质,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该技术与其他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性强、环境亲和、成本低、低能耗、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等蕴含竞争力的特性,更主要的是,其提供的产品与我国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能够很好地对接。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提供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产品远销美国、欧洲和日本,2007年出口创汇超过40亿美元,但同时,中国也是饲料添加剂鱼粉的最大进口国,每年进口鱼粉数量超过200万吨,随着世界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鱼粉产量减少,价格上升,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内养殖行业的需求,而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全面,其必须氨基酸的含量甚至高于鲱鱼粉,是不可多得的鱼粉替代性蛋白源饲料。因此,将城市每日大量产生的餐厨垃圾等易腐垃圾,通过企业运营,规模化养殖黑水虻幼虫,从而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产养殖行业对国际鱼粉市场的依赖,并为易腐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和装备的制约,黑水虻蛋白饲料生物转化在规模化方面仍未能打开局面。单独餐厨垃圾处理运用该技术目前国内案例较少,且普遍处理规模较小。黑水虻自身具有抗病力强,不易患病等特性,但由于密集养殖,饲养不妥,养殖环境过于潮湿,空气不流通,消毒不到位等也会致使黑水虻患病,传统的人工喂食黑水虻过程中,喂料量不好控制,造成喂料过量造成浪费或喂料不足造成黑水虻生长缓慢的问题。此外,常见的黑水虻养殖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实现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黑水虻养殖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投喂成本高、工作环境控制困难、投喂量控制困难导致黑水虻成长缓慢、产出低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黑水虻缺少循环养殖、养殖环境不易监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车间、操作台、智能养殖仓、循环传输装置、虫粪分离装置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所述智能养殖仓固定设置在养殖车间的中部,所述智能养殖仓的一侧通过支撑横板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智能养殖仓和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外侧四周设有循环传输装置,所述智能养殖仓与循环传输装置之间通过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养殖仓内设有多个养殖盒,所述循环传输装置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能够传输运送养殖盒,所述循环传输装置的外侧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循环传输装置之间设有出料传送带和出污传送带,所述出料传送带、出污传送带与循环传输装置的上方设有虫粪分离装置,所述虫粪分离装置的底部对应出料传送带和出污传送带设有自动倒料装置,所述虫粪分离装置一侧的循环传输装置上设有幼虫上料装置,所述幼虫上料装置上设有定位器,所述幼虫上料装置与虫粪分离装置之间的循环传输装置上设有清洗机,所述养殖车间内循环传输装置的外侧设有储料罐。优选的所述操作台能够控制自动上下料装置将饲料运送到智能养殖仓内的养殖盒内。优选的所述养殖车间的外部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与养殖车间之间通过送气管道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智能养殖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智能养殖仓内能够放置多层养殖盒。优选的所述养殖盒整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养殖盒的长为30-40厘米,所述养殖盒的宽为20-25厘米,所述养殖盒的高为14-18厘米。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横板的中心上,所述支撑横板的长度是导轨宽度的三倍,所述导轨与支撑横板相互垂直,所述导轨与智能养殖仓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养殖车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操作台上能够显示养殖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优选的所述出污传送带上设有虫粪槽。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该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被清洗机清洗过后的养殖盒在循环传输装置的带动下经过幼虫上料装置,定位器对养殖盒进行定位以后,幼虫上料装置将黑水虻幼虫放入养殖盒内,接着养殖盒由循环传输装置进入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上,接着操作员操控操作台,使得自动上下料装置将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上的养殖盒放置智能养殖仓内,待养殖盒需要添加饲料时,操作员控制操作台通过控制自动上下料装置将饲料运送到智能养殖仓中相应的养殖盒内,供养殖盒内的黑水虻幼虫快速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也要经过多次定时定量的喂养;待黑水虻长成后,自动上下料装置将智能养殖仓内的养殖仓放置到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上,养殖盒经过循环传输装置进入虫粪分离装置,虫粪分离装置将虫粪和黑水虻成虫分离,成虫通过自动倒料装置送至出料传送带作为优质生物蛋白;虫粪通过自动倒料装置送至出污传送带进入虫粪槽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清空后的养殖盒经过清洗机清洗后再次装入幼虫饲养,如此实现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总之,该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实现对黑水虻养殖箱全程自动运送,全程无人工搬运,避免了人工搬运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对养殖箱中黑水虻按照虫龄、虫量的自动、定量喂食。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喂食中喂料量不好控制,造成喂料过量造成浪费或喂料不足造成黑水虻生长缓慢的问题,提高了黑水虻养殖的效率,实现了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养殖仓和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养殖车间;2、操作台;3、操作员;4、智能养殖仓;5、自动上下料装置;6、导轨;7、支撑横板;8、循环传输装置;9、养殖盒;10、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车间(1)、操作台(2)、智能养殖仓(4)、循环传输装置(8)、虫粪分离装置(10)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养殖仓(4)固定设置在养殖车间(1)的中部,所述智能养殖仓(4)的一侧通过支撑横板(7)固定有导轨(6),所述导轨(6)上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5),所述智能养殖仓(4)和自动上下料装置(5)的外侧四周设有循环传输装置(8),所述智能养殖仓(4)与循环传输装置(8)之间通过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养殖仓(4)内设有多个养殖盒(9),所述循环传输装置(8)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能够传输运送养殖盒(9),所述循环传输装置(8)的外侧设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与循环传输装置(8)之间设有出料传送带(14)和出污传送带(15),所述出料传送带(14)、出污传送带(15)与循环传输装置(8)的上方设有虫粪分离装置(10),所述虫粪分离装置(10)的底部对应出料传送带(14)和出污传送带(15)设有自动倒料装置(12),所述虫粪分离装置(10)一侧的循环传输装置(8)上设有幼虫上料装置(16),所述幼虫上料装置(16)上设有定位器(17),所述幼虫上料装置(16)与虫粪分离装置(10)之间的循环传输装置(8)上设有清洗机(11),所述养殖车间(1)内循环传输装置(8)的外侧设有储料罐(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包括养殖车间(1)、操作台(2)、智能养殖仓(4)、循环传输装置(8)、虫粪分离装置(10)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养殖仓(4)固定设置在养殖车间(1)的中部,所述智能养殖仓(4)的一侧通过支撑横板(7)固定有导轨(6),所述导轨(6)上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5),所述智能养殖仓(4)和自动上下料装置(5)的外侧四周设有循环传输装置(8),所述智能养殖仓(4)与循环传输装置(8)之间通过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养殖仓(4)内设有多个养殖盒(9),所述循环传输装置(8)和养殖盒进出传输装置(21)能够传输运送养殖盒(9),所述循环传输装置(8)的外侧设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与循环传输装置(8)之间设有出料传送带(14)和出污传送带(15),所述出料传送带(14)、出污传送带(15)与循环传输装置(8)的上方设有虫粪分离装置(10),所述虫粪分离装置(10)的底部对应出料传送带(14)和出污传送带(15)设有自动倒料装置(12),所述虫粪分离装置(10)一侧的循环传输装置(8)上设有幼虫上料装置(16),所述幼虫上料装置(16)上设有定位器(17),所述幼虫上料装置(16)与虫粪分离装置(10)之间的循环传输装置(8)上设有清洗机(11),所述养殖车间(1)内循环传输装置(8)的外侧设有储料罐(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自动循环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丁杰沈若辰杨德明周挺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