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4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涉及珊瑚的培育与移植设备领域;包括载体板和圆形托盘,载体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载体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空心圆形凹槽,空心圆形凹槽内壁上固定开设有圆环状内凹的弧形轨道,空心圆形凹槽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内凹定位槽,内凹定位槽设置于弧形轨道至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之间,并贯穿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圆形托盘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内凹定位槽相匹配的凸形结构,凸形结构直径大于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且小于弧形轨道所在圆的内径;圆形托盘的直径不大于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使珊瑚的培育和移植很好结合起来,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比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珊瑚的培育与移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珊瑚的培育和移植是修复珊瑚的重要途经,但目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方面,现有的装置不能同时具备培育和移植功能,且不能重复使用。在珊瑚培育方面,通过粘胶将珊瑚和珊瑚托盘粘连在一起,放置于室内养殖环境进行培育;在移植方面,通过设置一些网格状结构装置将移植的珊瑚放置于网格结构内,开展移植活动。当前的相关装置不能将珊瑚的培育和移植很好结合起来,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珊瑚的培育和移植很好结合起来,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比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包括载体板和圆形托盘,所述载体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所述载体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空心圆形凹槽,所述空心圆形凹槽内壁上固定开设有圆环状内凹的弧形轨道,所述空心圆形凹槽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内凹定位槽,所述内凹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弧形轨道至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所述圆形托盘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所述内凹定位槽相匹配的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弧形轨道所在圆的内径;所述圆形托盘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可选的,所述载体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洞,多个所述孔洞均匀分布于多个所述空心圆形凹槽之间。可选的,所述载体板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四个所述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载体板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可选的,所述立柱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可选的,所述弧形轨道位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壁中间位置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具有培育与移植功能,且能够重复使用;将需要培育和移植的珊瑚通过粘胶粘连在圆形托盘上,再将粘有珊瑚的圆形托盘通过凸形结构放置于珊瑚培育和移植主体装置内,并旋转圆形托盘,使凸形结构固定于凹槽内,最终将整个装置放于适宜的水域中进行培育,待其培育珊瑚生长到一定规格后,再次旋转圆形托盘取出珊瑚,进行移植。空出来的凹槽结构又可以重新放置培育珊瑚的圆形托盘,达到反复使用目的。位于载体板的孔洞能够起到良好的流通性和稳定性,使其整个装置能够得到良好的水体交换,并防止涌流倾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的载体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的圆形托盘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载体板、2为空心圆形凹槽、3为立柱、4为镂空结构、5为空心圆形凹槽、6为弧形轨道、7为内凹定位槽、8为凸形结构、9为圆形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珊瑚的培育和移植很好结合起来,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比较好。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表面正方体的载体板1,载体板1上等间距的设置有九个空心圆形凹槽5,六个贯穿载体板的孔洞2,每个空心圆形凹槽5的上表面设置向外扩出两个内凹定位槽7,每个空心圆形凹槽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了圆环状内凹的弧形轨道6,每个空心圆形凹槽5的中部位置为镂空结构4;上表面方形的载体板1下面设置四根等距的立柱3。如图2所示,圆形托盘9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内凹定位槽7相匹配的凸形结构8,凸形结构8直径大于空心圆形凹槽5的内径,且小于弧形轨道6所在圆的内径;圆形托盘9的直径不大于空心圆形凹槽5的内径。工作时,将需要移植的珊瑚通过粘胶将其黏连在圆形托盘9上,再将黏连珊瑚的圆形托盘9和凸形结构8放置于空心圆形凹槽5中,其中凸形结构8与内凹定位槽7对齐,将整个圆形托盘9和凸形结构8嵌套于镂空结构4,凸形结构8的高度小于弧形轨道6的高度,然后旋转凸形结构8使其越过内凹定位槽7,并转动至弧形轨道6内,从而两部分组合在一起,使得凸形结构8卡接限位于弧形轨道6内,将珊瑚固定在珊瑚培育和移植装置上。最终将整个装置通过位于载体板1底部四个边角位置处的立柱3将其放置于预设海域,进行培育,位于载体板的孔洞2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流通性和稳定性,使其整个装置能够得到良好的水体交换,并防止涌流倾翻。经过培育长大后的珊瑚,沿弧形轨道6旋转凸形结构8至内凹定位槽7位置处,使其与内凹定位槽7对其,由于内凹定位槽7顶部贯穿空心圆形凹槽5顶部端面,从而便于取出整个粘有珊瑚的圆形托盘9,空出的空心圆形凹槽5可以继续接纳其他圆形托盘,进行珊瑚培育,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板和圆形托盘,所述载体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所述载体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空心圆形凹槽,所述空心圆形凹槽内壁上固定开设有圆环状内凹的弧形轨道,所述空心圆形凹槽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内凹定位槽,所述内凹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弧形轨道至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所述圆形托盘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所述内凹定位槽相匹配的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弧形轨道所在圆的内径;所述圆形托盘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珊瑚培育和移植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板和圆形托盘,所述载体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所述载体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空心圆形凹槽,所述空心圆形凹槽内壁上固定开设有圆环状内凹的弧形轨道,所述空心圆形凹槽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内凹定位槽,所述内凹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弧形轨道至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之间,并贯穿所述空心圆形凹槽顶部端面;所述圆形托盘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所述内凹定位槽相匹配的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弧形轨道所在圆的内径;所述圆形托盘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空心圆形凹槽的内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美玉杨超杰张雅剑高昭阳卢瑞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