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凡恩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34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大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棚顶;前端的所述棚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每个所述转动电机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该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通过在第一安装架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多个转动电机,每个电机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达到了将多个光伏发电组件通过转动电机左右转动的效果,通过多个光伏发电组件可通过转动来调整受到阳光照射的采光角度,有效的增强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大棚
,具体为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光伏设施农业大棚,大多面临光伏组件发电和农作物采光之间的技术矛盾问题。为给农业种植系统提供充足的电力,在种植区域上方安装大量光伏组件;但光伏组件无法透光,会遮挡农作物的自然采光,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和保证农作物的采光难以兼顾。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09435897U中公开的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该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光伏组件,和在光伏组件上设置第一反光组件,在大棚本体上天窗的一侧设置第二反光组件,以及在安装架上设置第一驱动组件;达到了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光伏组件和第一反光组件进行转动,和第二反光组件将光照反射到对应反光组件,并通过第一反光组件对农作物进行照射的效果;但是在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时,而光伏组件只能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上下转动,当阳光的照射方向发生变化时,光伏组件不能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变化调整角度,不能保证阳光的直射,导致其具有发电效率较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在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时,而光伏组件只能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上下转动,当阳光的照射方向发生变化时,光伏组件不能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变化调整角度,不能保证阳光的直射,导致其具有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棚顶,所述大棚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支架;前端的所述棚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每个所述转动电机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后端的所述棚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大棚主体后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铰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板;所述支架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多个所述转动电机呈线性阵列状安装在凹槽的一端。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分别安装在多个转动电机上,且多个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相互之间保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由电推杆和在电推杆上铰接的连接块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架底面的后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连接块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面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连接块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均采用镜面反射材料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通过在第一安装架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在第一安装板的后端,且第一安装板上安装多个转动电机,每个电机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达到了将多个光伏发电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上下转动和通过转动电机左右转动的效果,通过多个光伏发电组件可通过转动来调整受到阳光照射的采光角度,有效的增强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的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的光照的示意图。图中:大棚主体1,棚顶11,支架12,第一安装架2,第一安装板3,第一反光板31,转动电机4,光伏发电组件5,第一驱动件6,第二安装架7,第二安装板8,第二反光板81,第二驱动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大棚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棚顶11,大棚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支架12;前端的棚顶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2;第一安装架2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板31;第一安装板3的上方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4,每个转动电机4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5,第一安装板3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多个转动电机4呈线性阵列状安装在凹槽的一端,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分别安装在多个转动电机4上,且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相互之间保持平行;后端的棚顶11上安装有第一驱动件6;大棚主体1后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架7;第二安装架7上铰接有第二安装板8,第二安装板8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板81;支架12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9,第一驱动件6和第二驱动件9均由电推杆和在电推杆上铰接的连接块构成,第一安装板3底面的后端与第一驱动件6上的连接块相连接,第二安装板8底面的后端与第二驱动件9上的连接块相连接;第一反光板31与第二反光板81均采用镜面反射材料制成。工作原理,该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件6和第二驱动件9使第一安装架2和第二安装架7上下转动,通过调整光照的反射角度,达到农作物的采光效果,通过多个转动电机4使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左右转动,通过调整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的角度,增强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的发电效率。该文中出现的多个转动电机4、多个光伏发电组件5、第一驱动件6和第二驱动件7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棚顶(11),所述大棚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支架(12);前端的所述棚顶(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板(31);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上方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4),每个所述转动电机(4)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5);后端的所述棚顶(11)上安装有第一驱动件(6);所述大棚主体(1)后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架(7);所述第二安装架(7)上铰接有第二安装板(8),所述第二安装板(8)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板(81);所述支架(12)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连接有棚顶(11),所述大棚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支架(12);前端的所述棚顶(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上铰接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板(31);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上方安装有多个转动电机(4),每个所述转动电机(4)上均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5);后端的所述棚顶(11)上安装有第一驱动件(6);所述大棚主体(1)后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架(7);所述第二安装架(7)上铰接有第二安装板(8),所述第二安装板(8)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光板(81);所述支架(12)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结构的光伏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多个所述转动电机(4)呈线性阵列状安装在凹槽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恩裴璐姚
申请(专利权)人:孟凡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