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23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了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荆防制剂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11味原料药材制成,具辛散解肌、降气开肺、祛痰渗湿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荆防制剂能显著抑制体内外结节性甲状腺肿细胞的增殖,且作用24h后能够显著抑制体外结节性甲状腺肿细胞的分泌功能,标本兼治,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荆防制剂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知识以及对健康的理解,现在大部分食盐已变成了低碘钠盐,从某种程度上说降低了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比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其中甲状腺结节的突出临床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病变实际上是指单纯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该病发病率很高,且发病原因很容易忽视。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结节的一种临床表现,具有甲状腺癌转化风险,其发病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不断刺激甲状腺反复或持续增生,导致复旧不平衡,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分隔使甲状腺组织形成多发结节。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颈前有不适感,肿大明显者可有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嘶等。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精神压力增大、夜生活增多,导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而健康体检制度的完善和检测手段的发展,又促使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这些意味着迫切需要更多低成本、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手段。目前,西医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碘131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和激光消融等。但是,这些方法有的损伤正常组织,并且大多长期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甲减、恶变、疼痛、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率高等,严重限制它们在临床的长期应用。中药以中药材为原料,以传统中药思想为指导,讲究“君臣佐使”、“配伍”和“中和”,具有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优点,而以中药为基础制得的中成药,兼具中药毒副作用小这一优点的同时,又具备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方便等特点。因此,用中药及其中成药治疗代替西医治疗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可能是一条避免西医治疗长期使用易导致诸多不良反应的潜在有效又便捷的途径。中医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脾失健运,肝郁气滞,气血疾滞,痰湿内生,痰湿凝结颈前,病久致血脉瘀阻,成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荆防制剂来源于古方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十一味原料药材制成,主要具有辛散解肌、降气开肺、祛痰渗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感冒等相关疾病,现有技术表明,荆防颗粒对于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疾病有一定疗效,并且对扁平疣、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相关疾病有确切疗效。因此关于荆防制剂产品的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荆防制剂的新用途,特别是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处方荆防制剂来源于古方荆防败毒散,依托现有技术制备了荆防颗粒、荆防片剂、警方胶囊剂等系列荆防制剂。其中荆防颗粒和剂荆防合剂属于已上市产品,其中荆防颗粒由山东新时代有限公司生产,荆防合剂由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甲状腺炎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症、慢性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甲状腺肿。所述甲状腺肿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进一步优选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荆防制剂包括如下的中药组成成分: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荆防制剂包括如下的中药组成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荆防制剂为口服制剂,进一步地,采用上述中药成分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片剂、丸剂、颗粒剂、散剂、粉剂、胶囊剂、微囊剂、合剂、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的荆防制剂为颗粒剂或合剂。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荆防制剂为荆防颗粒或荆防合剂。应当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用途已上市产品荆防颗粒或荆防合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其他荆防制剂均具有制备抗血栓药物的用途。下面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荆防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川芎和枳壳7味药材分别提取挥发油,分别得7种药材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川芎和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B.取步骤A所得挥发油,分别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C.将步骤A所得川芎和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配成20~30%的乙醇溶液作溶剂,对步骤A所得川芎、枳壳的药渣与茯苓进行渗漉,得渗漉液,备用;D.将步骤A所得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和前胡的药渣与其余柴胡、桔梗、甘草三味加水煎煮2~3次,每次1.5~2.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8~1.25的浸膏;E.合并步骤C所得漉液和步骤D所得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22~1.28的浸膏;F.取步骤E所得浸膏及步骤B所得β-环糊精包合物,经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口服药物制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剂型是颗粒剂,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川芎和枳壳7味药材分别提取挥发油,分别得7种药材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川芎和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B.取步骤A所得挥发油,分别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C.将步骤A所得川芎和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配成25%的乙醇溶液作溶剂,对步骤A所得川芎、枳壳的药渣与茯苓进行渗漉,得渗漉液,备用;D.将步骤A所得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和前胡的药渣与其余柴胡、桔梗、甘草三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E.合并步骤C所得漉液和步骤D所得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26的浸膏;F.取步骤E所得浸膏,真空度-0.08MPa~-0.10Mpa、干燥温度63℃条件下带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步骤B所得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即得荆防提取物细粉,加入配方量的重量比为蔗糖粉:羟丙基淀粉:甘露醇=3:2:0.5的赋形剂,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即得。本专利技术另一种优选的剂型是微丸制剂,所述微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川芎和枳壳7味药材分别提取挥发油,分别得7种药材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川芎和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B.取步骤A所得挥发油,分别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C.将步骤A所得川芎及枳壳蒸馏后的水溶液配成28%的乙醇溶液作溶剂,对步骤A所得川芎、枳壳的药渣与茯苓进行渗漉,得渗漉液,备用;D.将步骤A所得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和前胡的药渣与其余柴胡、桔梗、甘草等三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浸膏;E.合并步骤C所得漉液和步骤D所得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320 CN 202110298923X1.荆防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甲状腺炎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症、慢性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甲状腺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或结节性甲状腺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状腺疾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关永霞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