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22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混合制备而成;消毒液的pH为5‑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次氯酸极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通过添加碳酸、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混合以后制备的消毒液,微酸性次氯酸水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控制消毒液的pH为5‑5.6,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的条件下,该消毒液在25℃条件下放置6个月以后,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仍然在40ppm左右,说明其稳定性较好,可以确保其具备较好的消毒灭菌效果,其灭菌率达到99.99%以上,微酸性与皮肤表面汗液的pH值相近,所以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后无有害残留,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湿巾
,特别涉及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中指出,一般含氯消毒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和家庭的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疗废物、食炊具、织物、果蔬和水等的消毒,也适用于疫源地各种污染物的处理。不适用于室内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与此同时。要求中也明确把次氯酸从一般含氯消毒剂里区分出来。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含氯消毒剂里次氯酸是唯一适宜室内空气消毒,亦可用于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次氯酸(HClO)作为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氧化剂,具有强效的杀菌效果。稀的次氯酸溶液具有非常高效的杀灭微生物能力,而且使用过程安全,无污染,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家庭、医疗、农业、畜牧养殖业等各行各业的消毒、清洁、护理等。但是,由于次氯酸极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利用其制备的消毒湿巾,由于有效成分稳定性较差的缘故,导致消毒效果较差,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增加次氯酸的含量又会增大对皮肤的刺激,从而降低安全性。因此,一种消毒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且对皮肤无刺激性的的消毒湿巾是消费者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消毒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且对皮肤无刺激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优选的,所述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55ppm。优选的,所述果酸为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或者是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钙盐为次氯酸钙、氯化钙、乳酸钙、碳酸氢钙以及柠檬酸钙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的pH为5.2-5.6。优选的,取微酸性次氯酸水、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将其均匀混合以后,作为消毒液备用;然后将灭菌后的无纺布用上述消毒液浸渍,密封无菌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基于次氯酸极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通过添加碳酸、果酸和可溶性钙盐混合以后制备的消毒液,微酸性次氯酸水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有效延缓了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分解,在控制消毒液的pH为5-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的条件下,该消毒液在25℃条件下放置6个月以后,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仍然在40ppm左右,说明其稳定性较好,因而可以确保其具备较好的消毒灭菌效果。(2)本专利技术消毒灭菌高效,病菌杀灭率达到99.99%以上,杀菌范围广;微酸性与皮肤表面汗液的pH值相近,所以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后无有害残留,更加环保。(3)原料来源广泛,试剂价格便宜,因而整体制作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4)本专利技术中碳酸、果酸和可溶性钙盐组合而成的微酸性次氯酸水稳定剂是必要的,其对于微酸性次氯酸水的稳定性提高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柠檬酸以及乳酸钙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8ppm。前述消毒湿巾的制备方法为:取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柠檬酸以及乳酸钙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消毒液,混合过程中通过碳酸和/或柠檬酸调节消毒液的pH,本实施例中碳酸、柠檬酸以及乳酸钙的质量比为1:2:1;混合后所得消毒液pH为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60ppm。然后将灭菌后的无纺布用上述消毒液浸渍,密封无菌包装,即得。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消毒液在25℃恒温水浴锅中测试分别放置10天、30天、60天、90天、120天、180天条件下的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分别为58ppm、55ppm、50ppm、46ppm、45ppm、44ppm。利用上述制备的消毒湿巾进行微生物污染检验,在消毒湿巾上直接污染细菌,浸透作用5min,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均达到100%。同时,利用上述制备的消毒湿巾做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实验动物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反应及水肿反应,致敏率为0%,按致敏强度分级标准评定该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毒湿巾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实施例2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柠檬酸、苹果酸以及碳酸氢钙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0,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5ppm。前述消毒湿巾的制备方法为:取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苹果酸以及碳酸氢钙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消毒液,混合过程中通过碳酸和/或柠檬酸和/或苹果酸调节消毒液的pH,本实施例中碳酸、柠檬酸、苹果酸以及碳酸氢钙的质量比为1:2:2:1;混合后所得消毒液pH为5.0,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5ppm。然后将灭菌后的无纺布用上述消毒液浸渍,密封无菌包装,即得。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消毒液在25℃恒温水浴锅中测试分别放置10天、30天、60天、90天、120天、180天条件下的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浓度分别为55ppm、52ppm、46ppm、43ppm、43ppm、42ppm。利用上述制备的消毒湿巾进行微生物污染检验,在消毒湿巾上直接污染细菌,浸透作用5min,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均达到100%。同时,利用上述制备的消毒湿巾做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实验动物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反应及水肿反应,致敏率为0%,按致敏强度分级标准评定该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毒湿巾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实施例3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钙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2,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ppm。前述消毒湿巾的制备方法为: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钙进行均匀混合制备消毒液,混合过程中通过碳酸、柠檬酸、苹果酸或者是乳酸调节消毒液的pH,本实施例中碳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钙的质量比为2:1:2:1:1;混合后所得消毒液pH为5.2,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ppm。然后将灭菌后的无纺布用上述消毒液浸渍,密封无菌包装,即得。将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消毒液在25℃恒温水浴锅中测试分别放置10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湿巾所用消毒液由微酸性次氯酸水、碳酸、果酸以及可溶性钙盐混合制备而成;所述消毒液的pH为5-5.6,且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6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中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初始浓度为50-55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果酸为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或者是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顾方胡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君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